文档详情

第8课笔墨丹青.doc

发布:2017-02-02约3.7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8课 笔墨丹青 【课程标准】概述绘画的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学习目标】 1.牢固掌握绘画起源、演变过程,概述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分析中国历代绘画形成各自风格特征的原因。 3.掌握文人画的特点及其在社会进程中的价值。 预 习 案 问题引领 基础知识梳理 1.阅读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有何特点?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北宋与南宋的文人画各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 3.阅读《山径春行图》、《松鹰图》《清明上河图》在风格上属于何种类型?体现的时代特征? 一、中国绘画发展历程 (一)新石器时代: 1.代表《集体舞蹈图》、《鹳鱼石斧图》(补充) 2.特点:虽线条……、色彩和图案……,却自然、生动、质朴、粗犷、浪漫。 (二)战国和秦汉时期: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体现出 1.代表:战国时期《人物龙凤图》《马王堆汉墓帛画》(补充) 2.特点:充满珍奇异兽、神仙怪魔,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古拙。 (三)魏晋时期:文人画出现 1.时代背景:社会动荡、三教并立、文化多元、士人群体出现,人们反省儒学。(补充) 2.代表:东晋顾恺之; 绘画特点:①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②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四)唐代 1.背景: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化发展、思想开放 2.特点:画家们创制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3.吴道子:阎立本《步辇图》。盛唐画风代表人物,被誉为“画圣”,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五)宋代 1.文人山水画 (1)背景:①宋代重文,文人阶层不断壮大,②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 (2)特点: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①北宋:山水画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体现国家统一后的开阔心态。 ②南宋:描绘对象为江南风光,构图不追求对称,墨色恬淡。反映了南宋偏安江南,国家分裂,统治者不思进取的时代特点。 代表:马远、夏圭,其画作被称为“残山剩水” 2.民间绘画 (1)兴盛原因: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 (2)代表作: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六)明清时期 1.文人画:由于时代变化、社会动荡等原因,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艺术风貌不拘成法,与正统画风形成强烈对比。 代表:朱耷的《松鹰图》。 2.民间绘画:出现木刻版画、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等,形象生动,充满生活气息。(代表:见课本P36上方) 二、中国绘画的特点 1.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 2.文人画的特点和价值: ①融诗、书、画、印为一体。②注重意境、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 ③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价值作用) 【重难点突破】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风格及时代特征 时代 画种 绘画风格 时代特征 代表人物 及其特点 新石器时代 岩画 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集体舞蹈图》 战国、汉代 帛画 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人物龙凤图》 魏晋 文人画 凸显个性 社会危机、 士人群体形成 顾恺之 “以形写神” 唐代 画种丰富 创制法度 雍容华贵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展、思想开放 吴道子 “吴带当风” 宋、元 文人山水画 注重意境 文人阶层壮大 理学的兴起 马远、夏圭 “残山剩水” 风俗画 描绘市井生活 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文化普及 张择端 明、清 文人画 不拘成法 时代变化、社会动荡 八大山人 风格奇特 民间绘画 木刻版画、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 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普及。 类型多样、形象生动,具有生活实用性 【预习自测】 1.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是今山东诸城人,其《清明上河图》属于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这一杰出绘画作品( ) A.描绘市井生活,尽显都市繁华 B.讲究借物抒情,极为注重意境 C.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 D.强调以形写神,彰示宫廷风格 2.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意趣的是( ) A B C D 3.两宋时期的绘画更加注重了( ) A.画图结构 B.写实风格 C.追求意境 D.市井风情 4. 北宋时期之所以以山水花鸟为主流的文人画以外,出现大量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B.各民族融合与交流的进一步加强 C.商业经济兴盛和城市的发展 D.“重文轻武”是朝廷的基本国策 探 究 案 材料一 魏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