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及教学管理2012112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生评价 课堂评价 排课选课 四、新课程教学管理中的思考 传统教学评价的问题: 评价目的与功能严重异化 评价内容的学业化 评价手段单一化和唯量化 评价主体局限化 思考1:如何评价学生? 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语文智慧:用文字思考、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奥意义的能力,如作家、诗人、记者、播音员等; 逻辑—数学智慧:计算、量化、运算、考虑命题和假设等,科学家、数学家、会计师、工程师等; 空间智慧:以三度空间的方式来思考,飞行员、雕塑家、画家、建筑师 肢体—动觉智慧:巧妙处理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运动员、舞蹈者、外科医生、手工业者等; 艺术智慧:对音乐、美术表演等艺术领域的理解与鉴赏等; 人际智慧:善解人意、与人有效交往,教师、社会工作者、政治家等; 内省智慧:正确认识自我、善于用这些知识来计划和引导自己的人生,神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等; 自然观察者智慧:能分辨、洞察自然系统,如农夫、植物学家、猎人、生态学家、庭院设计师等。 思考与建议: 1、模块学业成绩测验; 2、学分认定与模块重修; 3、学业水平考试; 4、“学生成长记录袋” 。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分值 教学目标 (20分) 全面、具体、明确,教学重难点的提出得当,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教学程序 (15分) 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信息反馈及时,教学调控有效,不拖堂。 教学方法 (25分) 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学手段运用得当,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 教学基本功(15分) 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板书规范、工整、有条理;教态大方;组织教学能力强。 教学效果 (25分)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目标达成度高,“双基”落实扎实,教学效果好。 总分 思考2:如何评价课堂教学? 问题: 评价主体局限化 轻重不当问题突出——“三重三轻”: 重教师“教”,轻学生“学”; 重教师技能,轻实际效果; 重知识处理,轻方法技能 思考与建议: 1、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自我评价(反思); ——听课教师代入式评价; ——学生适当参与评价(总结); 2、评课——议课 (评好坏——看问题、代入式) 听课——观课(三类《观课表》) (观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 (观知识处理、教学方法) (观学生落实、学习方法) 思考三:学校排课与学生选课 贵州省教育厅有关规定 贵州现状——对外学习 学校实际——困难与改变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学分 共116学分 选修I学分 工 共55学分 选修II学分 共18学分 语言与文学 语文 10 每个科目都在必修的基础上设置了若干个提高的选修模块,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外语 10 数学 数学 10 人文与社会 政治 8 历史 6 地理 6 科学 物理 6 化学 6 生物 6 技术 信息技术 4 通用技术 4 艺术 艺术或 音乐、美术 6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1 综合 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15 社区服务 与社会实践 2+6 高中课程方案 学习领域 科 目 模 块 举 例(42.5+13+56) 语言与文学 语 文 语文(1-5)+系列(1-5)(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外 语 英语(6-11)+系列II(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欣赏类) 数 学 数 学 数学(1-5)+系列(1-4) 人文与社会 思想政治 政治(1—4)+6个选修模块 历 史 历史(I-III)+6个选修模块 地 理 地理(1-3)+7个选修模块 科 学 物 理 物理(1-2)+系列(1-3) 化 学 化学(1-2)+6个选修模块 生 物 生物(1-3)+3个选修模块 技 术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基础+5个选修模块 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1-2)+7个选修模块 艺 术 艺术或 音乐、美术 4个系列16个模块中任选6个模块 音乐鉴赏(2学分)+5个模块中选1 美术鉴赏(1学分)+4模块中选2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6个运动技能系列(10学分)+健康1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一)高中课程设置 学校排课总原则: 第一阶段(高一年级): 以必修为主。(地方课程) 第二阶段(高二年级): 必修与选修交叉,推行选课制度。 (必选与校选) 第三阶段(5、6学期): 高三年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