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教案.doc

发布:2017-05-30约7.1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学八年级人教版地理科目 教学设计 课题 :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学科长: 审核意见: 签名时间: 备课组成员: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节 一、内容及分析 1、内容:中国河流与湖泊的概况,黄河的治理与长江的开发。 2、分析:节教材分三部分,一是从整体上介绍了我国河流和湖泊的概况,以内外流区域的划分和河流水文特征的对比为重点;二是重点介绍了黄河的泥沙产本生的原因及治理问题,最后以“水能宝库”、“黄金水道”、“长江水患”为重点介绍了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每一部分专题的介绍都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取该专题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作全面细致的讲解,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运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目标及分析 1、目标: (1)知道内流河和外流河、内流湖和外流湖、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概念。记住我国是一个河湖众多的国家。知道我国主要的内流河、外流河、内流湖、外流湖的名称、分布及主要特点。 (2)知道黄河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3)知道长江的主要特点、开发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分析: 1、通过资料结合前面学习的中国气候的知识,使学生学会分析我国河湖概况,及各种河流的水文特点。 2、通过地图、图片和统计资料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学会解释黄河危害的原因,及治理方法。 三、教学问题及诊断 1、关于“内流区和外流区”的教学,可从读图练习入手。首先请学生在地图上查找我国主要河流,将河流分为内流河外流和两类后提问“这些河流有什么区别?”得出内流河外流河及内流区外流区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内、外流区的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进行比较,并运用图“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分析外流河的特点。(普通班可不讲水文特征。)关于内流河的特征,可结合图“塔里木河和罗布泊”加以说明。 2、黄河和长江是中国的第一第二长河,在中国的自然经济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学习时也可以将两条河流加以对比,找出共同点和差异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这种办法有利于学生的对比记忆。 四、教学支持条件 1、学生通过对中国地势与地形、气候的学习已经对我国的河流有所了解,例如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降水对河流水量的影响等。 2、教学中利用地图:《中国水系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众多的河湖 黄河的治理 长江的开发 小结练习 (二)教学情境 1、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可运用下列方式:教师出示挂图“中国水系”或自行绘制的投影片“青藏地区河流和湖泊分布图”“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提出问题:看到地图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 这样导入新课,直接进入主题,增强学生对我国河流、湖泊分布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我国河流、湖泊众多这一特点一目了然。 2、众多的河湖 (1)内、外流河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图2.28“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找出长江、黄河、塔里木河,提出一系列问题:这几条河流最终流向何处?有哪些河流与长江、黄河一样最终流入海洋?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有哪些河流与塔里木河相类似,不能注入海洋?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运用地图观察实例,概括总结内、外流河及内、外流区的概念,这样比较适合初中学生掌握地理概念。在此基础上,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结合书中图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内、外流湖的概念,了解内、外流区的分布及面积的差异等知识并完成活动题1。 (2)河流水文特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提出以下思考问题:四条河流分别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区?四条河流什么季节流量最大,什么季节流量最小,为什么?黄河、松花江为什么在冬季出现枯水期甚至断流?学生通过读图、思考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了解我国外流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共性,通过完成活动题3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水文特征的差异性,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有明显差异?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完成活动题2加以了解。解答此题时,教师应提醒学生阅读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在图中找出这些河流,说明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及气候区。在此基础上,了解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当学生明确了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塔里木河和罗布泊的图,讨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并与东部外流区河流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内、外流河的概念及河流水文特征。 3、黄河的治理 (1)教师引导学生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