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0 唐雎不辱使命 同步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下册.docx

发布:2025-04-04约3.2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使: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徒:①亦免冠徒跣()

②徒以有先生也()

(3)若:①非若是也()

②若士必怒()

(4)以: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②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2.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故不错意也 B.仓鹰击于殿上

C.安陵君其许寡人 D.秦王不说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C.此/庸夫之怒也

D.受/地于/先王

4.(教材课后习题变式)课文中有许多语气助词,它们凸显不同人物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表示反问:“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中的“也”表达了秦王对安陵君不听从自己要求的不满。

B.表示反问:“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中的“哉”表达了唐雎对国土交换面积之小的不满。

C.表示疑问:“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中的“乎”表达了唐雎不畏强权、反击对方的决心。

D.表示陈述:“与臣而将四矣”中的“矣”表达了唐雎舍生取义、敢于斗争的信念。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共33篇。

B.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国君多自称寡人。

C.古人对百姓的常见称谓:布衣、黔首、黎民、黎庶、苍生、氓等。

D.在古代,“跪”是一种坐姿,要求两膝着地,臀部落在脚跟上。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

(1)秦王怫然怒()

(2)此庸夫之怒也()

(3)休祲降于天()

(4)寡人谕矣()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

?

(2)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

?

?

8.从选段中找出表明秦王说话时态度变化的词句。这说明秦王具有怎样的特点?

?

?

9.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

?

?

(二)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富弼①使契丹

富弼见契丹主。契丹主曰:“群臣请举兵而南,吾以谓不若遣使求地,求而不获,举兵未晚也。”弼曰:“北朝与中国通好,则人主专其利,而臣下无获;若用兵,则利归臣下,而人主任其祸。故劝用兵者,皆为身谋耳。”契丹主惊曰:“何谓也?”弼曰:“晋高祖②欺天叛君,末帝昏乱,土宇狭小,上下离叛,故契丹全师独克,然壮士健马物故大半。今中国提封万里,精兵百万,法令修明,上下一心,北朝欲用兵,能保其必胜乎?就使其胜,所亡士马,群臣当之欤,抑人主当之欤?若通好不绝岁币尽归人主群臣何利焉?”契丹主大悟,首肯者久之。

弼又曰:“塞雁门者,以备元昊也。塘水始于何承矩,事在通好前。城隍皆修旧,民兵亦补阙,非违约也。”契丹主曰:“微卿言,吾不知其详。然所欲得者,祖宗故地耳。”(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富弼:北宋大臣。②晋高祖:指后晋皇帝石敬瑭,在契丹支持下称帝,后为契丹所灭。

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若通好不绝岁币尽归人主群臣何利焉

11.解释下列加点词。

(1)吾以谓不若遣使求地()

(2)故契丹全师独克()

(3)契丹主大悟()

(4)以备元昊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就使其胜,所亡士马,群臣当之欤,抑人主当之欤?

?

?

13.唐雎和富弼出使时,都受到了武力威胁,他们分别是如何应对的?

?

?

?

14.学校戏剧节上,班级将表演剧目《唐雎不辱使命》,同学们跃跃欲试,请根据文章内容,参照“安陵君”的角色卡,完成其他角色卡的填写。

10??唐雎不辱使命

1.(1)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