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第六章气候和中国气候摘要.ppt

发布:2017-03-21约1.21万字共8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影响气候的因素(可以结合实际分析问题) 几种典型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小气候的概念 本章小结 天文气候带 * * 图6.5 气候带示意图 10°N 10°S 23°27′N 23°27′S 33°S 33°N 45°S 45°N 66°33′S 66°33′N 赤道 赤道气候带 热带气候带 热带气候带 副热带气候带 副热带气候带 暖温带气候带 暖温带气候带 冷温带气候带 冷温带气候带 极地气候带 极地气候带 * * 植物可以终年繁茂生长,具有多层林相;植物的开花、结实、播种、生长与死亡同时进行,无季节更替现象。 (1)赤道气候带:10°S≤φ ≤ 10°N 如:新加坡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8.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6.1℃,年较差仅1.9℃,年降水量2282mm,各月平均降水量都超过150mm。 气候特点: ①全年高温少变( 25-30℃ ),温度年较差很小(5℃ ) ②降水丰沛,全年分配均匀( 1000--2000㎜ ) * * (2)热带气候带: 10°<φ ≤ 23.5°N ( S ) 特点:①气温日、年较差均大于赤道气候带,最热月平 均气温可达32.0℃以上(高于赤道气侯带),最 冷月20.0℃左右,冷季里可见霜。 ②年降水量750~1000mm,一年有热季、雨季和 干季之分。 我国华南南部(汕头、广州、南宁)是著名的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为雨季,因雨热同季,适宜发展农业,盛产稻、棉等喜温作物。降水年季变化大,易出现旱涝灾害。 * * (3)副热带气候带: 23.5° <φ ≤ 33°N ( S ) 特点:① 气温日、年较差大。 ② 降水的年、季变化大。 如:纬度20°的平均年较差仅6.2℃,而副热带的沙漠和草原可达15.0℃以上;沙漠地区的年降水量小于100mm,降水多的地区可达1000mm以上。有沙漠、干旱气候区和季风气候区。 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因雨热同季,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大陆西岸: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 大陆东岸:盛行东南风,气候湿润 * * (4)暖温带气候带: 33° <φ ≤ 45°N ( S ) 特点:夏季暖温带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具有副热带气候的特点;冬季在盛行西风的控制下,气旋过境频繁,具有冷温带气候的特点。 如:大陆东岸盛夏气温可达40.0℃,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0℃以下,最低气温-20~-10℃。 大陆西岸冬季湿而温暖,盛产热带水果,柑橘、柠檬等;大陆东岸夏季雨热同季,具有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 大陆东岸:季风气候 * * (5)冷温带气候带: 45° <φ ≤ 66.5°N ( S ) 海洋性气候云雾多,日照少,不利于农业生产;湿润的大陆性冷温带气候区的南部夏季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业生产,可种植玉米、春小麦、燕麦等。 我国蒙新地区、东北地区位于此带。 特点:大陆西岸 海洋性气候 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温度年较差较小 气候湿润,降水全年分配均匀 大陆东岸 大陆性气候 夏季凉爽冬季严寒,温度年较差很大 气候干燥,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 * * (6)极地气候带: 66.5° <φ ≤ 90°N ( S ) 特点:最热月月平均温度≤10℃ 苔原气候带:最热月月平均温度0~10℃ 夏季 极地大陆气团 冬季 北极气团 年降水量200~300mm,仅能生长苔藓和地衣。 冻原气候带:最热月月平均温度≤0℃ 全年 北极气团 降水极少,空气干燥,缺乏植被。 * * 二、气候型 气候型是根据气候特征划分的不同类型。在同一气候型内,气候要素具有基本相同的数值、特点和变化相似。气候型不呈带状分布。现将主要的气候型介绍如下: 1.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气温年、日较差小,时间位相落后(最热月北半球8月,最冷月2月,南半球相反),夏季凉爽冬季温和,降水丰富,全年分配均匀,云雾多,日照少。 * * 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日较差大,春温高于秋温,时间位相提前(最热月北半球7月,最冷月1月,南半球相反),降水稀少,集中于夏季,降水年季变化大,湿度小,云雾少,日照充足。 海洋气候型地区,植物生育期长,根系不发达,营养器官繁茂,谷物淀粉含量高,森林分布纬度低;大陆气候型地区几乎相反。 气温年较差 气温日较差 最热月 最冷月 春秋温 降水季节分配 降水量 云量 日照百分率 大陆性 大 大 7月 1月 春>秋 不均匀 少 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