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TM+数据的福州市地表温度反演.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ETM+数据的福州市地表温度反演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热岛效应表现的尤为突出。地表温度作为城市热岛效
应、地球环境分析的重要指标,而遥感技术作为现代重要的对地观测手段,使得基于遥感图
像的地表温度反演的研究越来越多。地表温度反演方法有很多,如:大气校正法,单窗算法,
单通道法等等。本实验主要采用Landsat ETM+遥感影像,运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大气校正
法)对地表温度进行反演。该方法需要进行大气校正,消除大气层对地表辐射能量的影响,
这就需要从卫星观测得到的热辐射能量中扣除大气层的辐射分量,并利用热红外波段(Band
61、62)范围内的地表发射率作为参数,反演出地表的真实温度。
本实验详细介绍了利用Landsat ETM+图像反演福州市地表温度的完整流程,实验涉及Landsat ETM+的数据读取、辐射定标、反演模型、遥感反演过程、反演结果验证等内容。主要采用的技术:ENVI 主模块中的Landsat ETM+数据读取、热红外波段数据的辐射定标、Bandmath使用、最终的结果统计分析等。在ENVI4.1版本完成整个操作过程。
福州市是福建省的省会,位于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地处东经118°08′-120°31′,北纬25°15′-26°39′,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林地、建设用地、耕地、水体和未利用地。属暖热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7℃~22℃,平均降雨量1400mm~2000mm,盛行东北风。福州市属河口盆地地貌,地势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倾斜,主城区位于盆地的盆心,东部、北部为山地丘陵,南部为平原。闽江自西北向东南穿流而过,由于向海的开口很小,地形相对封闭,加之建筑物的阻挡,不利于气流流动,造成城区温度较高,夏季中午气温高达36℃以上。特别是近年来,福州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和建成区扩展的速度,热岛效应严重。
本文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上下载的福州市地区Landsat7ETM+影像。影像获取时间为北京时间20年5月2日,14:23;条带号为119,行号为42;中心经度118.,中心维度;平均云量0.34;太阳高度角太阳方位角
4 实验步骤
4.1数据读取和定标
ENVI 下自带的Landsat 定标工具“Landsat Calibration”,在读取文
件数据后,会根据元数据中的信息进行增益值与偏移值的自动读取,直接根据功能对话框点
击“确定”即可。
4.2 可见光-近红外大气校正
消除大气的影响以获取精度更高的NDVI 及植被覆盖度,用于计算地表比辐射量。这里采用的是快速大气校正。
4.3 反演
1)辅助数据的获取
本专题采用的是大气校正法进行的地表温度反演,其中涉及到大气上行辐射、下行辐射以及大气的透过率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在NASA 官网(/)中输入成像时间以及其中心经纬度,则会提供上式中所需要的参数。
2)地表比辐射率的计算
地表比辐射率值的计算是地表温度反演的一个难点,本专题主要采用先验公式的方法利
用植被覆盖度进行地表比辐射率值的计算。
3)地表真实温度的获取
专题中反演部分是采用反演公式在ENVI 主模块下的Band Math 进行运算实现的。
4.4 路线图
5 详细步骤
5.1 数据读取与辐射定标
1)数据读取在ENVI 主菜单中,选择File- Open External File- Landsat-GeoTIFF with Metadata,打L__MTL.txt。包含了三种数据:可将光波段数据(HRF),热红外波段数据(HTM)和全色波段数据(B80)。
2)辐射定标-Basic Tools-preprocessing-Calibration Utilities-Landsat Calibration,选择需要定标的数据,包括可见光波段数据和热红外波段数据,该过程功能可以从读取文件中直接获取实验数据的元数据(成像时间,定标参数等等)。
5.2 快速大气纠正
选择Spectral -QUick Atmospheric Correction,对定标后的可见光数据执行快速
大气校正。
可见光波段校正后结果
5.3 地表比辐射率值的计算
物体的比辐射率是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的能力表征。它不仅依赖于地表物体的组成,而
且与物体的表面状态(表面粗糙度等)及物理性质(介电常数、含水量等)有关,并随着所测定
的波长和观测角度等因素有关。在大尺度上对比辐射率精确测量的难度很大,目前只是基于
某些假设获得比辐射率的相对值,本实验主要根据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信息来估计比辐射率。
1)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利用ETM3、4波段的象元DN值利用下面的公式(1)求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NDVI = (NIR-R)/(NIR+R) (1)
这里,NIR 和R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