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海南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3 科技教育的任务 现象:向光性.mpg 问题:植物为什么向光弯曲生长呢? 假设:植物顶端产生一种促进生长的物质,向下运 输发挥作用,背光分布。背光的一面促进生长 的物质多,生长快。 2.3 科技教育的任务 2.3 科技教育的任务 对科学的理解 将科学作为结论 将科学作为过程 将科学作为探究 3.6 活动目标示例2《找找我身边的小动物》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观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或环境特点,关注它们的不同特征,并比较异同,会记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知识。 ⑵了解身边已经有的动物,分清益虫和害虫。学习了解观察、调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会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建立QQ群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新发现。 ⑶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在活动中的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日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并在活动结束时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3.6 活动目标示例2《找找我身边的小动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学会观察、记录、收集整理资料的良好习惯。 ⑵通过室外寻访小动物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调查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⑶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实践活动的习惯。 3.6 活动目标示例2《找找我身边的小动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愿意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感受人类与动物之间亲密友好的关系,增进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让学生感受生活和大自然的美 ⑵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⑶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会交流与分享,增强学生能参与较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的能力,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科技活动方案的评选标准 其他参评方案点评 创新大赛科技活动方案的评选要素 科学性 15 教育性 20 创新性 20 可行性 15 示范性 20 完整性 10 4.5 活动方案示例 “带色餐巾纸的危害”活动方案 存在问题: 一、实验设计的科学性问题 1、样本数量不足 2、缺少重复实验 二、教学上的问题,即活动目标是什么 1、问题由谁提出来的 2、实验方案是怎样制定的 3、实验过程是怎样完成的 上面问题指向学生的参与情况如何?即学生在此活动中是怎样参与的,学到了什么?教师是如何指导的?方案中要明确,因为这是教学活动的重点。 3.6 活动目标示例1(机器人小组) 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示意图方法的绘制规则与要领。 改为 学生能够说明绘制示意图的方法规则与要领。 3.6 活动目标示例1(机器人小组) 能力目标 使学生运用示意图方法实现线遥控机器人的程序,培养学生分析和编写机器人程序的能力。 改为 学生能运用示意图方法,实现对线遥控机器人程序的编写。 3.6 活动目标示例1(机器人小组)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编写程序前先计划再动手操作的习惯。 改为 学生能够按要求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积极探索并尝试程序设计对机器人工作的影响。 3.7 关于活动目标的表述 活动目标表述的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 3.7 关于活动目标的陈述 结果性目标: 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主要用于知识和技能的评价。 知识性 技能性 了解水平 理解水平 应用水平 模仿水平 独立操作水平 迁移水平 3.7 关于教学目标的陈述 说出、背诵、辨认、回忆、 选出、举例、复述、识别等 解释、说明、比较、分类、 归纳、判断、区别、预测等 使用、质疑、设计、解决、 撰写、检验、证明、评价等 重复、模仿、例证、 再现、临摹、扩展等 操作、完成、表现、尝试、安装、绘制、测量等 联系、转换、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等 3.7 关于教学目标的陈述 体验性目标: 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采用的行为动词是感受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无需结果化。 体验性 经历水平 反应(认同)水平 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讨论、交流、合作、分享、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 遵守、拒绝、认可、承认、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关心、关注、重视、采用、支持、爱护、蔑视、怀疑、抵制、克服等 3.7 关于教学目标的陈述 3.8 科技教育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 1. 活动的名称 2. 活动的背景 3. 活动目标 4. 活动的难点、重点、创新点 5.各类科技教育资源的利用 6.活动过程和步骤 7.活动(学习)效果检测 实践性 多体验 问题性 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