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3单元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使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题指导] 螺旋测微器读数时,首先要明确其精确度为0.01 mm,读取固定刻度上的数值时,要看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游标卡尺读数时应注意精确度、单位,读法为主尺读数加游标卡尺读数. 对于图实-5-8,读数是(8+11.6×0.01)mm=8.116 mm, 对于图实-5-9,读数是(42+6×0.02) mm=42.12 mm. [答案] 8.116 42.12 (2009·广东高考)某实验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探究一种金属丝的电阻率.所用的器材包括:输出为3 V的直流稳压电源、电流表、待测金属丝、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米尺、电阻箱、开关和导线等. (1)他们截取了一段金属丝, 拉直后固定在绝缘的米尺上,并在 金属丝上夹上一个小金属夹,金属 夹可在金属丝上移动.请根据现有 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并连接电路 实物图(图实-1-10)所示. 图实-1-10 (2)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正确连接电路,设定电阻箱的阻值,开启电源,合上开关; ②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记录金属夹的位置; ③断开开关,________,合上开关,重复②的操作. (3)该小组测得电流与金属丝接入长度关系的数据,并据此绘出了图实-1-11所示的关系图线,其斜率为________A-1·m-1(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线纵轴截距与电源电动势的乘积代表了________的电阻之和. 图实-1-11 (4)他们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实-1-12所示.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图实-1-11中图线的斜率、电源电动势和金属丝横截面积的乘积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其数值和单位为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实-1-12 [解题指导] (3)k= A-1·m-1=10.5 A-1·m-1.L=0时纵轴截距与电动势的乘积是 ,表示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4)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I(R+r+RA),又有R=ρ ,联立得 可知斜率为 所以三者之积为电阻率ρ,其值ρ=9.89×10-7 Ω·m. [答案] (1)如图实-1-13所示 图实-1-13 (2)改变金属丝上金属夹的位置 (3)10.5~10.6 金属丝接入长度为零时全电路(或电 阻箱、电流表) (4)0.198~0.202 mm 金属丝的电阻率 9.69×10-7~1.02×10-6 Ω·m 如图实-1-14甲所示,有一铜棒,两端间的电阻R很小,数量级为10-1Ω,现欲用伏安法测定其电阻.为了便于导线的连接,用金属做了两个“箍”套在铜棒的两端,图乙中的A、B表示两个导电箍. 图实-1-14 (1)导电箍与铜棒之间存在接触电阻,接触电阻的数量级也为10-1Ω,与金属棒的电阻在同一数量级上,所以接触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请用r表示导电箍与铜棒间的接触电阻,R表示铜棒自身电阻.根据图乙所示的实物连线图,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画出这个实物连线图的电路图. (2)用图乙所示的电路,得到的铜棒电阻的测量值与其真实值相比,测量值明显偏大还是偏小?________. (3)按照图乙所示的接线方式,接触电阻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偏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电压表的示数与被测电阻上的电压值相差悬殊,而电流表的示数与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值接近 B.电压表的示数与被测电阻上的电压值接近,而电流表的示数与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值相差悬殊 (4)如果再做两个同样的导电箍C、D套在铜棒上,合理使用这四个导电箍A、B、C、D,另外再使用一把刻度尺,就能够较准确地用伏安法测量出铜棒的电阻.请在图实-1-15中将各个元件正确连线.仍用r表示导电箍与铜棒间的接触电阻,R表示铜棒自身电阻.根据图实-1-15所示的实物连线图,在右面的虚线框中画出这个实物连线图的电路图. 图实-1-15 (5)将下面的实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