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连云港、淮安201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doc

发布:2018-09-21约6.69万字共5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南通2013届高三第次调研测试 语文Ⅰ试题 (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轶事/卷帙浩繁 /倚马可待 贮藏/凝神伫立 B.狭隘/挟山超海 拾掇/缀文成篇 契约/锲而不舍 C.赡养/瞻前顾后 /含英咀华 脉络/恪尽职守D.案牍/买椟还珠栈桥/践约守诺 酝酿/琳琅满目 D.对于“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地旅游景点门票是否涨价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在近期的信息发布会上予以确认。 320个字。(4分) 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乐观进取;一个出世,消极退避。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一位高三学生毕业时写给自己老师的一封信。请从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角度加以修改。(5分) 敬爱的老师: 您好!您渊博的知识启迪我的智慧,您关怀的目光滋润我的心田,我的人生一直受到您亲切话语的激励。我的成长离不开您无微不至的悉心培养。……虽然我毕业了,但您永远是我的老师,您的教导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我会经常光临寒舍看望您的。 祝您工作顺利,桃李满园! 学生:ⅹⅹⅹ ⅹ月ⅹ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8题。 金濂,字宗瀚,山阳人。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尝言郡县吏贪浊,宜敕按察司、巡按御史察廉能者,如洪武间故事,遣使劳赉,则清浊分,循良劝。帝嘉纳之。用荐迁陕西副使。 正统元年上书请补卫所缺官,益宁夏守兵,设汉中镇守都指挥使,多议行。三年擢佥都御史,参赞宁夏军务。濂有心计,善筹画,西陲晏然。时诏富民输米助边,千石以上褒以玺书。濂言边地粟贵,请并旌不及额者,储由此充。 福建贼邓茂七等为乱,都督刘聚、都御史张楷征之,不克。十三年十一月大发兵,命宁阳侯陈懋等为将军往讨,以濂参军务。比至,御史丁瑄已大破贼。茂七死,余贼拥其兄子伯孙据九龙山,拒官军。濂与众谋,羸师诱之出,伏精兵,入其垒,遂擒伯孙。帝乃移楷讨浙寇,而留濂击平余贼未下者。会英宗北狩,兵事棘,召还。言者交劾濂无功,景帝不问,加濂太子宾客,给二俸。寻改户部尚书,进太子太保。 时四方用兵,需饷急,濂综核无遗,议上撙节便宜十六事,国用得无乏。未几,上皇还。也先请遣使往来如初,帝坚意绝之。濂再疏谏,不听。初,帝即位,诏免景泰二年天下租十之三。濂檄有司,但减米麦,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如故。三年二月,学士江渊以为言,命部查理。濂内惭,抵无有。给事中李侃等请诘天下有司违诏故。濂恐事败,乃言:“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用何资?”于是给事中御史劾濂失信于民,为国敛怨,且讦其阴事。帝欲宥之,而侃与御史王允力争,遂下都察院狱。越三日释之,削宫保,改工部。吏部尚书何文渊言理财非濂不可,乃复还户部。濂上疏自理,遂乞骸骨,帝慰留之。东宫建,复宫保。寻复条上节军匠及僧道冗食共十事。五年卒官,以军功追封沭阳伯,谥荣襄。 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在刑部持法稍深。及为户部,值兵兴财诎,颇厚敛以足用云。 (选自《明史·列传四十八》,有删节) 【注】明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落在太师也先的率领下进攻明朝。英宗御驾亲征,战败被俘。英宗之弟朱祁钰即位(史称明景帝),改元景泰,并尊英宗为太上皇。景泰元年,英宗被明廷迎回。 53分) A.西陲晏然 晏:欢乐 B.羸师诱之出 羸:瘦弱 C.帝欲宥之 宥:宽恕 D.值兵兴财诎 诎:匮乏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金濂“善筹画”3分) ①请补卫所缺官,益宁夏守兵 ②千石以上褒以玺书 ③伏精兵,入其垒 ④议上撙节便宜十六事 ⑤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如故 ⑥寻复条上节军匠及僧道冗食共十事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7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