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图学基础教程(第3版)教学课件作者叶琳第4章课件.ppt

发布:2016-12-28约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常见薄板的尺寸标注 (b) (a) R R (c) (d) 4×φ φ 2×φ φ φ φ φ 4×φ 底板 尺寸基准 高度方向 竖板 肋 尺寸基准 宽度方向 长度方向 尺寸基准 1、形体分析和尺寸基准 常见组合体的尺寸基准: 1、对称平面(对称中心线) 2、底面 3、重要的端面 4、回转体的轴线等 4.4.2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底板 尺寸基准 高度方向 竖板 肋 尺寸基准 宽度方向 长度方向 尺寸基准 长度基准 宽度基准 高度基准 4×φ20 60 80 40 10 28 48 10 φ18 R18 48 12 4 28 14 20 (1)定形尺寸 定形尺寸是指用来确定组合体上各基本形体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2)定位尺寸 定位尺寸是指确定构成组合体的各基本形体之间(包括孔、槽等)相对位置的尺寸。 (3)总体尺寸 用来确定组合体的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为总体尺寸。总体尺寸有时在注定形尺寸、定位尺寸时已经得到,就不必再注。 2、尺寸的种类 * 青岛科技大学 叶琳 邱龙辉 4.1 组合体的形成方式及其表面连接关系 4.2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 4.3 看组合体视图 4.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5 轴 测 图 从几何形状考察任何机器零件,一般都可以看作由若干简单立体(称为基本体:如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环等)通过叠加、切割等方式而形成的组合体。 4.1组合体的形成方式及表面连接关系 4.1.1 组合体的形成方式 叠加 切割 叠加式组合体 切割式组合体 将组合体(机件)分解为若干基本体 的叠加或切割,弄清各部分的形状,并分 析它们的相对位置,从而产生对整个机件 的完整概念。这种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 组合体的画图即是将分解得到的基本体按尺寸及相对位置依次画出。 4.1.2 基本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及画法 平齐 相错 相切 相交 1、连接关系的分类 平齐 漏线 (a) 正确 (b)错误 (a) 正确 (b)错误 多线 相错 2、不同连接关系时的画法要点 两形体的表面平齐时,中间应该没有线隔开。 两形体的表面相错时,中间应该有线隔开。 相切 切线的投影不画, 相应的线段画到切点为止。 a a’ a” A 注意:此处无线 相交 A B 平面 截交线 交线的投影应画出 a’ b’ b” a(b) a” R=D/2 相交 相贯线 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D 本节完返回首页 4.2 组合体的画图方法 1、形体分析 2、选择视图(主要是主视图的选择) 视图选择原则: (1) 首先确定主视图。主视图应该尽量反映机件的形状特征。 (2) 在同样反映形状特征的前提下,主视图应按照使自身和 其它视图虚线最少的原则选取。 (3) 主视图确定以后,俯视图和左视图的投影方向也就确定了 4.2.1 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A B C D 选择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B向 C向 A向 D向 (1)选比例、定图幅 视图确定以后,便可根据实物的大小按国家标准选定作图比例和图幅大小,并要注意所选幅面要留有余地,以便标注尺寸、画标题栏等。 (2)布置视图 应按各个视图每个方向的最大尺寸布置视图,并在各个视图之间留有空间,所留空间应保证在标注尺寸后视图间仍有适当距离,布图要匀称美观,不要过稀或过密。 (3)画底稿线 先确定各视图的轴线、对称中心线或其它定位线的位置;然后按形体分析法分解各基本体以及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逐个画出各基本体的视图。 (4)检查描深 底稿完成后,要认真检查,修正错误,擦去多余的图线,再按规定的线型加深。 3、画图步骤 4 凸台 2 轴承 3 支承板 5 肋 1 底板 主视方向 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注意这里 注意这里 注意这里 4.2.2 切割式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在画出三个视图的定位线后,先画出被切割前的基本形体-长方体 由立体的轴测图画三视图 本节完返回首页 不同形状的物体可有一个相同的视图 (a) (b) (c) (d) 4.3.1 看图须知: 1、几个视图要联系起来看 看图是一个构思过程,组合体的形状是通过几个视图来表达的,每个 视图只能反映组合体一个方向的形状,仅仅由一个视图往往不能唯一地表 达组合体的形状。 4.3 看组合体视图 不同形状的物体可有两个相同的视图 (a) (b) (c) (a) (b) 2、明确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 线框的含义: 1. 平面; 2. 曲面(基本形体) 图线的含义 1.垂直于投影面的平面或曲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