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版高中生物第1单元遗第2章染色体变异对性状的影响第1节染色体数目变异对性状的影响学业分层测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章 染色体变异对性状的影响 第1节 染色体数目变异对性状的影响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对染色体组的下列表述和实例中不正确的是( )
A.一组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
B.通常是指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染色体
C.人的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D.普通小麦的花粉细胞中有一个染色体组
【解析】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其花粉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答案】 D
2.已知普通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2,染色体组数为6,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数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应是( )
A.8和2 B.4和2
C.7和3 D.42和21
【解析】 42÷6=7,每个染色体组应含7条染色体,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数目减半,应为6÷2=3(个),故选C。
【答案】 C
3.低温和秋水仙素均可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前者处理优越于后者处理,具体表现在( )
①低温条件易创造和控制 ②低温条件创造所用的成本低 ③低温条件对人体无害,易于操作 ④低温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秋水仙素不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秋水仙素有剧毒,对人体有害;浓度不易控制;价格昂贵成本高。秋水仙素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A
4.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则韭菜是( )
【导学号
A.二倍体 B.四倍体
C.六倍体 D.八倍体
【解析】 韭菜体细胞中的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说明每种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所以含有4个染色体组,韭菜为四倍体。
【答案】 B
5.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染色体,且每对形态互不相同,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 )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
【解析】 首先必须理解单倍体的概念和特点:单倍体是由本物种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但本物种的配子不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可以是两个,甚至多个;其次必须明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本题中由于单倍体马铃薯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可观察到12对同源染色体,且每对之间形态不同,可见发育成该单倍体的配子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故原母本体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为四倍体。
【答案】 C
6.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含一对性染色体XY,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是( )
A.18+XX或18+XY B.18+XX或18+YY
C.18+XX D.18+XY
【解析】 花药的离体培养,实际上就是利用花药中的花粉粒单独发育形成植株,而花粉粒是花药中的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由已知条件知,大麻为二倍体植物,且体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性别决定为XY型,因此经减数分裂产生的花粉粒所含的染色体为9+X或9+Y,经花药离体培养产生的单倍体中所含的染色体为9+X或9+Y。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使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所以9+X或9+Y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细胞中的染色体增加为18+XX或18+YY。
【答案】 B
7.正常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它的单倍体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是( )
A.10 B.20
C.30 D.40
【解析】 正常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则其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10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为20。
【答案】 B
8.某植物的一个体细胞如图所示,Aa、Bb、Cc代表三对同源染色体。将该植物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后,共获得了n株幼苗,其中染色体组成为aabbcc的个体约有( )
A.n/4株 B.n/8株
C.n/16株 D.0株
【解析】 由细胞图示可知,该植物体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则雄性个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花粉(或由其发育成的幼苗)的染色体组成中只含成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个,即不会出现染色体组成为aabbcc的个体。
【答案】 D
9.在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过程中,收获三倍体种子是在( )
A.第一年、二倍体母本上
B.第一年、四倍体母本上
C.第二年、三倍体母本上
D.第二年、二倍体母本上
【解析】 在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过程中,第一年四倍体植株作母本与二倍体杂交,种子为三倍体,故选B。
【答案】 B
10.下图是各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可表示二倍体生物体细胞的是________;可表示三倍体生物体细胞的是________;可表示单倍体生物体细胞的是________;肯定表示单倍体细胞的是________。
(2)若A、B、D分别表示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生物体的体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