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存在问题和建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 农村三资管理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三资管理不仅能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加强三资管理有着重要作用。虽然三资管理的重要性不断突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受人为因素和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村并不注重对三资进行管理,致使各类贪污腐败现象不断产生,进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农村;三资监管;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345-02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农村经济也获得了较大进步,农村各类资源及资产情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便利。虽然农村的发展形式逐渐好转,但是在许多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大问题。农村三资主要指的是资产、资源以及资金,三资管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农民的收入,而且会产生多种腐败、贪污等问题,对农村经济的稳定进步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农村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三资管理新模式的探索,完善三资管理制度规范,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以更好地保障农村三资监管效果
1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情况分析
目前青海省农村三资监管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领导机制,在各项工作流程方面也渐趋规范,促进了三资管理中心的有效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青海省一些农村已经建立了多个村集体三资监管服务中心、会计委托代理记账服务中心等机构,主要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清查、登记、管理。一些农村建立了相应的县级监管部门,完善了农村三资监管体系,并要求各记账中心人员努力学习相关知识,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升农村三资管理水平。一些农村完善了相应的村级资金管理制度,建立了财务网络监管平台,并对相应的村级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进行了规范[1-2]
2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集体三资管理认知不足
很多农村干部对三资管理的认知不足,忽视了对集体三资进行管理。三资管理主要包括对资源、资金以及资产的管理,在村级干部方面,一些农村干部在进行三资管理时,大都偏向于资金管理,忽视了资产管理;由于集体资源管理具有一定难度,很多农村干部为了减轻自身负担,没有将集体资源纳入管理范围。由于干部岗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一些新上岗的干部对以往的三资监管情况不够了解,也没有将集体债务情况、资产变更情况以及相关结算情况纳入自身工作范围,致使三资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隐患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3-4]
2.2 集体三资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农村在制定相应的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时,缺乏创新意识,盲目参照上级部门相关规定进行设计,致使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存在多种缺陷,难以发挥出有效作用。虽然农村具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涉及的范围较窄,致使实际操作中不具有较好的执行力,可操作性不足。由于各类制度不完善,一些集体项目难以有效开展,在资产评估、集体项目招投标、预算执行等多方面都出现了较多问题
3 建议
3.1 应用三资管理委托代理模式
许多村民和基层干部对集体三资没有较高的认知度,而农村干部又疏于管理,进而出现多种隐患。因此,有关部门可以采用委托代理模式进行三资管理,通过委托代理以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相应资产的合理配置。在对委托代理模式进行应用时,有关部门必须对农村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完善委托代理服务各项标准,加强各种服务体系之间的联系,包括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中心等服务主体。有关部门还需对农村集体债务、经济合同等内容进行有效处理,提高农村三资的专项管理力度,从而更好发挥出三资委托代理服务的作用,提高农村三资的管理效果
3.2 应用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模式
服务中心模式注重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强调将多种监督方式适当结合,从而提高农村三资管理水平。有关部门在对服务中心模式进行应用时,须建立相应的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对服务中心相关功能进行完善,并提高三资管理的透明度,加强对三资管理各项目的监督,促进各种操作项目的规范性。由于三资管理涉及的范围较广,所以有关部门须有效发挥出村民的作用,对集体三资情况进行动态监督,从而确保三资管理效果
3.3 应用三资管理多级规范模式
多级规范模式注重三资管理的规范性和程序性,以保障集体资金、资产的安全。在多级规范模式下,如果集体项目的支出额达到相应设计标准,则需要经过服务中心审查、村民检查、会议通过等多项环节才能对该项目进行操作,这样才能确保收支明细的准确度及规范性,维护三资管理效果,保障农民效益
4 结语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三资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三资管理质量与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有着较大的意义。虽然农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