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件1第10章皮.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皮类药材
授课教师:吴文如
广州中医药大学吴文如
一、皮类中药的定义
皮类中药——通常是指以裸子植物或被子
(cortex )植物(其中主要是双子叶植物)
的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入药的
药材总称。
注意:皮类中药≠植物学所指的表皮
皮类中药≠植物学所指的皮层
广州中医药大学吴文如
二、皮类药材性状鉴别应注意观察
• 形态特征——
• 外表面特征—— (应重点观察)
——
• 内表面特征
• 折断面特征—— (应重点观察)
—— (应重点观察)
• 气味特征
广州中医药大学吴文如
1.在描述形态时应注意使用常用的术语
因为皮类中药所采部位、厚度及加工方法
的不同,使得皮片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如:
①平坦;②弯曲;③反曲;④槽状;⑤管状或
筒状;⑥单卷筒;⑦双卷筒;⑧复卷筒
广州中医药大学吴文如
2.外表面应注意的特征有:
• 木栓层——厚度、皮本身的颜色、纹理。
• 皮孔特征——皮孔的形状、分布密度和颜色。
• 附属物特征——地衣苔藓斑痕(肉桂)、
刺毛(红毛五加皮)
钉状物(海桐皮)。
广州中医药大学吴文如
3.内表面应注意的特征有:
• 颜色——通常较外表面色浅,但也有较深者,如厚
朴;杜仲等。
• 纹理——通常是粗细不等的纵向皱纹,也有呈网状
纹理(朴树皮)或平滑(秦皮)或呈梭形
小点或小孔状(椿根皮)。
• 其它—— 内表面经刻划,出现油痕,结合其气味可
判断含挥发油的皮类药材的质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吴文如
4.折断面特征与组织排列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平坦:组织中富有薄壁组织而无纤维束(牡丹皮)
颗粒状:组织中富含石细胞群的皮常呈颗粒状(肉桂)
纤维状:组织中含纤维束,多呈纤维状或刺状突起
(桑白皮、秦皮、合欢皮)
层片状:组织中纤维束和薄壁组织呈环带状间隔排列,
形成明显的层片状(黄柏)
其它:如胶质丝状物 (杜仲)和“粉尘” (白鲜皮)
广州中医药大学吴文如
5.气味是鉴别皮类的重要手段
气味与皮中所含的成分有关,有些皮外形
很相似,但其气味却完全不同。比如:
香加皮——香气特异,味苦而有刺激。
地骨皮——气微,有土腥味。
肉桂——香气浓郁,味甜而微辛辣。
桂皮——香气淡,味微甜而辛涩。
广州中医药大学吴文如
各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吴文如
牡丹皮
Cortex Moutan
清热凉血 活血 化瘀
广州中医药大学吴文如
广州中医药大学吴文如
牡丹皮的来源及商品情况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产地】安徽、四川、河南等省。以四川和安
徽的产量最大。安徽省铜陵凤凰山产
者称凤丹,质最佳。
【商品】原丹皮——未刮去外皮者称之。
刮丹皮——用竹刀刮去外皮者称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