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药用植物绞股蓝的研究新进展.pdf

发布:2017-05-24约8.1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西藏植保 《西藏科技》2005年l2期 (总第152期) 菊用植物绞股蓝的研究新进展 江波 (涪陵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重庆 涪陵 408000) 兰小中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林学系,西藏 林芝 860000) 摘 要:本文论述了药用植物绞股蓝的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种质资源研究、药用成分研究、药理作 用研究、栽培、开发利用及保护现状。 关键词:药用植物 绞股蓝 保护现状 中图分类号:Q94—3 绞 股 蓝 (Gynostemmapentaphyllum (Thunb.) 胞,具腺鳞;非腺毛 由5~l2个细胞组成,长 190~ Makion)为葫芦科 (Cucurbitaceae)多年生草质藤本植 4201xm,表面有明显的线状角质纵纹。 物,有 “南方人参”和 “第二人参”的美誉,别名小苦药、 从种皮微结构特征看,它的种皮表皮细胞表面全 公罗锅底、五叶藤、遍地生根、甘茶蔓。早在明代 《救 部具纹饰,具不为条状,而呈浪花状。张智等做了绞股 荒本草》中就有记载为救荒的野菜食物,1986年国家 蓝属 (Gynostemma)的花粉形态观察,得出绞股蓝是小 科委将绞股蓝作为 “名贵中草药”列入 “星火计划”, 花粉类型,极轴长 9.6~l5.5m,赤道轴长 5.4~ 2001年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关于征集 《国家重点保护野 8.71xm,呈不同程度的椭圆形或近球形,花粉顶端圆顺 生植物名录》(第二批)文件中,把绞股蓝调整为国家 饱满,一个沟间区的条纹均匀地向两个等距离的沟间 重点保护植物。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一药用 区表面分流,为典型的两侧对称型花粉。高信芬等做 资源,为其提供一定的理论诊据,将绞股蓝的研究内容 了绞股蓝属的染色体研究,得出绞股蓝的染色体基数 做如下综述。 为ll,而染色体倍性在该属中变异最大,多倍体现象 1 绞股蓝的生物学特性 极为普遍,有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和八倍体,其中高 绞股蓝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在各种植物志上都能见 倍体植株比二倍体、四倍体植株稍大。 到,这里就不累赘,主要概述一下其他特性。 2 绞股蓝的生态适应研究 绞股蓝根的初生木质部为2~4原型,次生结构中 2.1 光因子 绞股蓝属喜阴植物,其耐荫蔽性较强, 栓内层较厚;幼茎的维管束排成两圈,外圈5个,内圈 多生长在郁闭度为0.5~0.7的次生灌木林下或林缘。 4或5个;老茎圆柱形,维管束具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 研究表明:绞股蓝 日光合变化(Pn)呈早晚高中午低的 皮部,排成一圈;茎横切面呈多角形。表皮为 l列排列 双峰曲线变化,且变化差异显著;其中上午峰值为下午 紧密的扁长方形细胞。外壁较厚,其外方被有角质层, 的3.62倍;而全天的光合强度高达 169.092~mol 角质层外缘呈微波状。在茎棱处有3~4个层的厚角 CO /m.s;若以全光照为 100%光强折算,当相对照度 组织,皮层较窄,内侧有周围纤维环,厚2~5列纤维, 为40~80%时,绞股蓝生长发育较好,基地上茎的节 纤维壁厚,本质化。维管束呈放射状排列,外韧皮部明 间长、中叶长与宽、总叶柄长都与光照强度呈负相关; 显,内韧皮部不明显。髓部较大,髓射线较宽,髓薄壁 而茎粗则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尤其在相对照度为 细胞中含少量淀粉粒。叶柄具5束维管束,进入小叶 65%左右时,不但生长发育良好,干物质和有效物质的 时分为7~9束;茎和叶的初生维管束都为双韧维管 积累量也最多。 束,茎中有 l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