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点..doc

发布:2016-12-31约7.6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一、法律制度的构成 层次 制定机构 例如 会计法律 全国人大及常委 《会计法》 会计行政法规 国务院 《总会计师条例》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财政部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地方性会计法规 地方人大及常委会 《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施办法》 1、国务院财政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即 国务院财政部主管全国 ,县级以上财政部管地方) 2、会计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3、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 国务院财政部 制定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制定具体办法,但须报国务院财政部备案。 4、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机构负责人: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 总会计师:取得会计师任职资格,且主管财务会计工作3年以上。 5、财政部负责会计人员的业务管理: ①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②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管理 ③会计人员评优表彰奖惩 ④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6、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7、会计年度:公历1月1日---12月31日 。 8、记账本位币:一般使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商投资企业及外币业务教多的企业 可以使用人民币以外的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9、原始凭证金额错误的,只能由出具单位重开,而不能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10、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 11、必须在财务报表上签名并盖章的人有:单位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即会计主管) 、总会计师 。 12、会计档案包括: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会计资料等 会计凭证类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凭证 会计账簿类 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 财务报告类 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会计报表附件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 其他类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会计档案移交、保管、销毁清册 13、会计档案的归档、移交 ①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会计部门保管一年。 ②保管期满后,会计部门应当将保管的会计档案资料归档,编制清册。 ③向档案保管部门移交时需编制移交清册,档案部门接收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当保持原卷册的封装,即入档后的会计档案不得随意拆封。 ④会计档案原件不得借出,以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以防丢失。 ⑤遇到特殊需要,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在不拆散原卷册的前提下,可以提供查阅复印件,但必须办理登记手续。 14、会计档案定期保管期限:3、5、10、15、25年 ;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15、会计档案的专人负责监销: 一般企业、事业单位:单位档案机构、会计机构 共同派人监销; 国家机关:同级财政部、审计部门 共同派人监销; 财政部:同级审计部门 派人监销 16、不得销毁的会计档案: ①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及其他未了事项(如超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但尚未报废的固定资产购买凭证等)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 ②正在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的会计档案,无论是否保管期满,都不得销毁 单位内部监督的主体:各单位的会计结构和会计人员 单位内部监督的对象:本单位的经济活动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符合4个要求: ①记账人员与业务的审批人、经办人、财务保管人职责相互分离 ②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及重要决策和执行相互监督、制约 ③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④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19、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实施主体:财政部(包括国务院财政部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 20、除财政部外,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督部门可以对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 21、财政部对以下4个方面实施监督: ①监督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②监督会计凭证、账簿、财务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③监督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④监督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会计从业资格。 22、一个单位是否单独设置会计机构,取决以下3个因素: ①单位规模的大小 ②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 ③经营管理的要求 23、代理记账的业务范围: ①根据资料进行核算(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