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前冲刺试卷带答案.docx
2024年初级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前冲刺试卷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本题共30分,每小题1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审计产生和发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托经济责任的确立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B.西周时期施行的“上计制度”代表了我国国家审计的萌芽
C.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会计师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生
D.20世纪40年代,内部审计进入现代发展时期
答案:B
解析:“上计制度”是秦汉时期施行的,西周时期是我国国家审计的萌芽,设有宰夫一职。所以B选项表述错误。A选项,受托经济责任的确立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正确;C选项,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会计师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生,正确;D选项,20世纪40年代,内部审计进入现代发展时期,正确。
2.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审计机关权限的是()。
A.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立内部审计机构
B.废止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制定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财政财务收支规定
C.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
D.参与被审计单位重大事项的决策
答案:C
解析:国家审计机关的权限包括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A选项,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并非国家审计机关的权限;B选项,国家审计机关不能废止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制定的规定,但可建议其纠正;D选项,国家审计机关不参与被审计单位重大事项的决策。
3.下列关于审计证据可靠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B.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C.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D.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比以文件、记录形式存在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答案:D
解析: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A、B、C选项关于审计证据可靠性的表述均正确。
4.审计人员在对审计证据分类时,将审计证据分为亲历证据、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是依据()。
A.证据的来源
B.证据的外形特征
C.证据的相互关系
D.证据的重要性
答案:A
解析:按审计证据的来源不同,可分为亲历证据、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B选项,按证据的外形特征可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视听或电子证据等;C选项,并非常见的审计证据分类依据;D选项,证据的重要性不是这种分类的依据。
5.下列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
B.审计工作底稿是撰写审计报告的基础
C.审计工作底稿要经过被审计单位签字认可
D.审计工作底稿是考核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依据
答案:C
解析: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的工作记录,不需要被审计单位签字认可。A选项,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表述正确;B选项,审计工作底稿是撰写审计报告的基础,正确;D选项,审计工作底稿是考核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依据,正确。
6.下列审计取证方法中,最适于实现总体合理性审计目标的是()。
A.检查
B.观察
C.分析
D.询问
答案:C
解析:分析是指审计人员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最适于实现总体合理性审计目标。A选项检查主要是对书面资料和实物的审查;B选项观察是查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D选项询问是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询问。
7.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控制中控制环境要素的是()。
A.职责分工控制
B.组织结构设置
C.风险评估
D.凭证与记录控制
答案:B
解析:控制环境要素包括管理当局的观念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的设置、董事会及其所属审计委员会、授权与分配责任的方式、员工的素质、人力资源制度等。A选项职责分工控制和D选项凭证与记录控制属于控制活动要素;C选项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独立要素。
8.下列内部控制措施中,属于察觉式控制的是()。
A.授权审批控制
B.原材料消耗定额控制
C.职责分工控制
D.固定资产盘点控制
答案:D
解析:察觉式控制是指为了及时查明已发生的错弊所实施的控制。固定资产盘点控制可以发现固定资产是否存在短缺、损坏等情况,属于察觉式控制。A选项授权审批控制和C选项职责分工控制属于预防式控制;B选项原材料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