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绣球广西壮族文化符号的表征.pdf

发布:2017-06-09约1.27万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5卷第6期 柳州师专学报 VoL25No.6 2010年12月 JournalofLiuzhouTeachers Dec.2010 College 绣球:广西壮族文化符号的表征 熊 晓庆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摘要:在当代广西区域民族文化建构过程中,绣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日益凸显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它以图 案、雕塑等符号化形式出现在公共空间和重大场合中,表征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感。符号化绣球作为广西 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本,在区域民族文化身份建构与认同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绣球;文化符号;表征;文化资本 中图分类号:(2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20(2010)06—0024一05 与铜鼓、壮锦一样,绣球也是广西最富特色的壮 自成,则女受砣而男婚已定。”宋代诗人朱辅在《溪蛮 族文化元素之一。它以各式各样的符号化形式出现 取笑》中也说道:“土俗岁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 在当代广西区域民族文化视野中,具有独特的现代审 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飞砣’。”此外,清 美意味。符号化绣球不但巧妙地继承和弘扬了古老 代的《庆远府志·诸蛮》也记载:“溪恫……当春日戴 的绣球文化,而且以全新的审美形式出现在各种公共 阳,男女互歌谓之浪花歌,又谓之跳月。男吹芦笙,女 空间和重大场合中,充当着广西壮族文化资本的功 抛绣笼。绣笼者,彩球也。回旋舞蹈,歌意相洽,即投 能。符号化绣球作为广西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本,在区 之报之,返而约聘。”可见,传统的绣球是壮族青年男 域民族文化建构与认同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女之间交往与定情的信物,而且它往往与壮族的对歌 那么,绣球如何充当了壮族的文化资本,这对当代广 活动联系在一起,象征着自由美好的爱情。伴随着壮 西的民族文化身份建构与认同意味着什么,这正是本 族社会的发展,作为爱情信物的绣球不再是用于抛掷 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的小布包,而是被勤劳智慧的壮家女子精心制作成样 符号化绣球是使用艺术手段从传统的实物绣球 式精美的绣球。这时候的绣球一共有十二瓣,外观绣 中所提炼出来作为一种文化的表征,能够反映人类情 有花纹,里面包有豆粟、棉花籽等农作物种子,寓意着 感的虚拟化绣球表现形式。正如苏珊·朗格所说: 多子多福。越来越多的壮家青年男女通过对歌、抛绣 “符号即我们能够用以进行抽象的某种方法。”…基于 球搭建情谊,约定终身。制作绣球的技艺也成了壮家 这种抽象,人类生命的自我组织形式才有可能以较为 女子之间比拼的手艺,衡量着~个女子的聪慧程度。 普遍的形态为人所接受与传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文革期间。壮族民间社会的许多民俗活动受到了 也才能由此走向一个更理想、更富于意味形式的境 严重的打击。尤其是歌圩活动被禁止之后,与之相关 界,从而实现荷尔德林似的诗意栖息。符号化绣球正 的青年男女对歌谈恋爱、抛绣球、绣球定情、制作绣球 是壮乡儿女从众多的壮族文化元素中提炼出的最有 等活动也被打上了“四旧”的标签,被禁止。绣球技 代表性的抽象意象,同时被赋予了多种的表现性形 艺在20世纪6010年代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就连绣 式,最终达到了充当文化符号的功能。它的出现是传 球技艺一直最有名、历史最悠久的“绣球之乡”—— 统实物绣球的功能慢慢转化的结果。 广西靖西县旧州也不例外。一直到了20世纪的80 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沉寂了多年的绣球才 一、从实物绣球到符号化绣球 重新回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只是,从传统一路走来 最初,绣球作为壮家人的爱情信物,被广大青年 的绣球,在现代性背景下其功能悄然发生了变化。如 男女运用于彼此之间的交往与定情。宋代周去非在 靖西县旧州的绣球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