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地RJ期中】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天长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
七年级地理·期中质量检测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40分,地理与生物的考试时间共9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旅游景点与所在国家组合正确的是(???)
A.吴哥窟——缅甸 B.仰光大金塔——柬埔寨
C.花园城市——新加坡 D.水上市场——越南
读亚洲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2.由图可知,亚洲的河流流向是(???)
A.呈放射状流入海
B.从中部向南部流入海
C.从四周流向中部流入海
D.从中部向北向南流入海
3.由亚洲的水系特征可知亚洲(???)
A.是世界第一大洲 B.季风气候显著
C.气候类型多样 D.地势中高周低
4.下列四条河源中,注入北冰洋的是(???)
A.黄河 B.长江 C.鄂毕河 D.印度河
5.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形成不同于周边地区的气候类型,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分布 C.纬度因素 D.人类活动
6.亚洲河流没有注入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2021年1月6日,横跨中国、俄罗斯两国,穿越西伯利亚南部的能源大动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南段全面开工。读俄罗斯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修建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A.雨季漫长、雨量大 B.气温低,冻土广布
C.河流汛期长,常有洪涝灾害 D.人口数量多,城市密集
8.在俄罗斯货物运输量中,水运所占比例很低,主要原因是(???)
A.海岸线短,河流数量少 B.平原广,铁路运输投资成本小
C.气温低,结冰期长 D.全部为内流河,不利于运输
9.俄罗斯的气候特点是(???)
A.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 B.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C.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多雨
10.俄罗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工业部门是(???)
A.食品工业、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电子工业
C.造船工业、造纸工业 D.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
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3》报告显示,世界人口已突破80亿,预计到2086年,全球人口将突破104亿。如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位于(???)
A.亚洲东部和南部 B.欧洲北部和非洲北部
C.北美洲北部 D.大洋洲西部和欧洲西部
12.甲地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A.纬度高,气候寒冷 B.海拔较高,气候寒冷
C.纬度低,气候湿热 D.位于内陆,气候干燥
13.印度人口主要分布在恒河流域及德干高原两侧的沿海平原,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②水源充足????③经济发达????④气候适宜????⑤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如图是东南亚地理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海峡是(???)
A.马六甲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白令海峡
15.下列关于该海峡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B.位于马来群岛和大洋洲之间
C.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D.地处亚、非、欧之间的“十字路口”上
16.我国一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下列产品最有可能被列入订单的是(???)
①棉花②油棕③橡胶④小麦⑤椰子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17.中东其生产生活用水可能来自(???)
A.收集雨水 B.苏伊士运河 C.当地河流湖泊水 D.海水淡化
2024年4月14日凌晨,伊朗通过导弹和无人机对以色列发起大规模袭击,这意味着中东紧张局势再次升级。读“中东石油输出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8.目前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A.中国 B.西欧 C.北美 D.西亚
19.油轮自波斯湾起航,取捷径驶往西欧,需经过(???)
A.土耳其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马六甲海峡
20.下列关于中东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东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发源地
B.耶路撒冷只是伊斯兰教的圣城
C.中东人都信仰犹太教,人种为白种人
D.中东地区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纽带,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二、解答题(每空1分,共20分)
21.2023年8月22日,日本政府举行相关阁僚会议后宣布,从8月24日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此举引发日本民众和周边国家的强烈忧虑和抗议。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