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第一节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及结构布置方案 一、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 由板、梁、屋架等构件组成的楼(屋)盖是混合结构的水平承重结 构;墙、柱和基础组成混合结构的竖向承重结构。 二、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 1、纵墙承重方案 无内横墙或横墙间距很大, 由纵墙直接承受楼面、屋面 荷载。 第一页,共二十一页。 2、横墙承重方案 房屋开间不大,横墙间距较小,将楼 (或屋面)板直接搁置在横墙上的结 构布置。 3、纵横墙承重方案 第二页,共二十一页。 4、内框架承重方案 外墙与内柱同时承重。 楼板铺设在梁上,梁两端 支承在外纵墙上,中间支 承在柱上。 第三页,共二十一页。 第二节 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一、混合结构房屋的空间工作 第四页,共二十一页。 --空间性能影响系数 值愈大,表示整体房屋的水平侧移与平面排架的侧移愈接近, 即房屋空间作用愈小; 值愈小,房屋的水平侧移愈小,房屋的空间作用愈大。 横墙间距是影响房屋刚度或侧移大小的重要因素。 第五页,共二十一页。 二、静力计算方案的分类 考虑屋盖刚度和横墙间距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按房屋空间刚度大 小,将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分为三种: 1、刚性方案 2、弹性方案 3、刚弹性方案 第六页,共二十一页。 三、刚性方案和刚弹性方案的横墙 应符合下列要求: 1、横墙中开有洞口,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积 的50%。 2、横墙厚度不宜小于180mm。 3、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 不宜小于H/2(H为横墙总高度)。 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第三节 墙柱高厚比验算 高厚比验算包括两方面: 1、允许高厚比的限值 2、墙柱实际高厚比的确定 一、允许高厚比及影响高厚比的因素 第八页,共二十一页。 1、砂浆强度等级 2、砌体截面刚度 3、砌体类型 4、构件重要性和房屋使用情况 5、构造柱间距及截面 6、横墙间距 7、支承条件 二、高厚比验算 1、一般墙柱的高厚比验算 --墙柱计算高度,按表10-5采用。 第九页,共二十一页。 --自承重墙的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 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2、带壁柱墙高厚比验算 (1)、整片墙高厚比验算 --带壁柱墙截面的折算厚度, --带壁柱墙截面的回转半径,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2)、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将壁柱视为壁柱间墙的不动铰支座,计算Ho时,s取壁柱间距离, 不论带壁柱墙体的房屋的静力计算时属何种计算方案, Ho均按刚 性方案考虑。 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 3、带构造柱墙高厚比验算 (1)、整片墙高厚比验算 --带构造柱墙允许高厚比提高系数, --系数,对细料石、半细料石砌体, ;对混凝土砌 块、粗料石、毛料石及毛砌体, ;其他砌体, --构造柱沿墙长方向的宽度。 --构造柱间距,此时s取相邻构造柱间距。 (2)、构造柱间墙高厚比验算 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 第三节 多层房屋墙体计算 一、多层刚性方案房屋承重纵墙的计算 1、选取计算单元 2、计算简图及内力分析 第十四页,共二十一页。 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对于刚性方案多层房屋外墙,当符合下列要求时, 静力计算可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1)、洞口水平截面面积不超过全截面面积的 2/3。 (2)、层高和总高不超过表4.6的规定。 (3)、屋面自重不小于0.8kN/m2。 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