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间粘附分子-1检测与早产相关性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细胞间粘附分子-1检测与早产相关性研究
颜小利(湖南省马王堆医院妇产科 湖南长沙 410016)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早产孕妇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水平测定,探讨ICAM-1在早产中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技术检测50例早产孕妇和50例对照组血清ICAM-1水平。结果 早产孕妇血清ICAM-1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母体血清ICAM升高是早产的可能标志。
【关键词】早产 血清 细胞间粘附分子-1
早产为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的分娩,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围产儿的危害极大。全球发生率一直保持在5-15%。早产儿器官发育不完善。有许多并发症,故其生存率低。西方发达国家早产儿死亡率为5.0~9.0%,发展中国家较高,国内报道为12.7%-20.8%[1]。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75%以上的围产儿死亡与早产有关[2]。存活的早产儿中10%~30%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或智力障碍。虽然早产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是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早产与炎性细胞因子有关。亚临床感染是引起自发性早产的主要原因[3]。笔者对50例早产孕妇(早产组)和50例足月孕产妇(对照组)进行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检测并进行了相关性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早产孕妇50例作为早产组,年龄23~33岁,孕周29~36周,所有入选孕妇均符合先兆早产的诊断标准[4]。同期选取在本院门诊接受产前检查的同孕周未临产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3~32岁。各组孕妇均为单胎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及内科合并症。
1.2 试剂和方法
1.2.1 标本的采集所有孕妇取肘静脉血3m1。3500r/min速度离心10min分离血清。
1.2.2 检测方法血清ICAM-1均采用ELIS测定。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有限公司生产。操作方法严格按试剂说明进行操作。
1.3 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xplusmn;s 表示。两样本均数间采用t检验,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50例早产组和50例对照组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结果见表1
表1 早产组与对照组检测ICAM-1结果比较(ng/L;xplusmn;s)
组别 ICAM-1
早产组 115.76plusmn;42.76※
对照组 30.19plusmn;7.64
注:※ 与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Plt;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3 讨论
粘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统称。细胞间粘附分子(1CAM-1,又称CD54) 是表达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粘附分子,属于粘附分子中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一个重要的成员;可识别并与附着其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发生相互粘附现象。其生物学效应为:①参与免疫应答。②参与炎症反应。ICAM-1能介导抗原呈递细胞与T细胞的粘附,引起T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增殖反应,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向炎症区移动。炎症发生时,炎症局部的血管内皮细胞被凝血酶,组胺等物质激活,产生的IL-1,TNF- a,LPS,IFN等激活内皮细胞上的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使它们在内皮细胞表达并上调,从而引起循环中的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移行,聚集,并紧密粘附于炎症部位,使血流减慢,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WBC越过血管到达炎症组织并聚集,进而对抗原加以破坏,引起相应炎症变化。
本文结果显示早产组血清ICAM-1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相关报道一致[5.6]。其机理可能为:目前普遍认为,感染和胎膜早破(PROM)是导致早产的主要病因,二者互为因果,胎膜早破常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早产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时,一些致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beta;、肿瘤坏死因子-a等)能够刺激羊膜细胞产生并表达ICAM-1,与感染相关的ICAM-1很快进入母体血流,其血清含量明显增加。WINKLER[7]研究足月分娩与早产孕妇发现,与正常组对照,早产组中,孕妇子宫下段的血管内皮细胞中ICAM-1表达明显增加,这种升高与炎性因子刺激有关,推测ICAM-1可以用于预测感染性早产。由此说明母体血清ICAM升高是早产的可能标志。
参 考 文 献
[1] Drazancic A.Antenatal ca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