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原理及应用实验讲义 -4个实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一 CO2激光器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CO2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及典型结构;
掌握CO2激光器的输出特性;
掌握CO2激光器的使用方法掌握F-Theta镜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
CO2激光管1支,激光电源1台,功率计1台,水冷系统1套,计算机1台实验原理
CO2激光器CO2激光器的工作气体是CO2、N2和He的混合气体。波长9-11um间,处于大气传输窗口(吸收小,2-2.5um;3-5um;8-14um)。利用同一电子态的不同振动态(对称、弯曲和反对称振动)的转动能级间的跃迁。
图1 CO2激光器典型结构
CO2激光器由工作气体、放电管、谐振腔和电源等组成。放电管大多采用硬质玻璃(如)制成,放电管的内径和长度变化范围很大。为了防止内部气压和气压比的变化而影响器件寿命,放电管外加有贮气管。为了防止发热而降低输出功率,加有水冷装置。激光器的输出功率随着放电管长度加长而增大。
CO2激光器中与激光跃迁有关的能级是由CO2分子和N2分子的电子基态的低振动能级构成的。CO2振动模型如图1所示。
激光跃迁主要发生00010200两个过程,分别输出10.6um和9.6um。激光低能级100和020都可以首先通过白发辐射到达0l0,再次通过自发辐射到达基态000,但由于自发辐射的几率不大,远不如碰撞驰豫过程快,其主要的驰豫过程如图2。
CO分子反对称振动
图1 CO分子振动模型
图2 CO2分子能级跃迁过程
其中前两个过程进行得很快,而后两个过程进行得很慢,故分子堆积在010能级上,形成瓶颈效应,而使粒子数反转减小,特别是温度升高时,由热激发而使010能级上分子增加,造成粒子数反转的严重下降,甚至停振,最后一个式子中的M代表辅助气体。如果选择恰当的气体(常见的如H2O和H2)作为辅助气体,可促进010能级上分子的弛豫过程。另外由于010能级上的分子扩散到管壁上会引起消激发,这就使器件的管壁不能太粗。另外,为了增加气体的热导率,通过在气体中加入He气,可实现对放电管的冷却,同样使气体流动,都是降低温的好办法。
气体中一般还需要加入N2气,利用其v=1能级与CO2分子的001能级相差较小,可以实现共振转移,选择性激励co2分子进入001态,特别由于N2气的v=1态不能通过自发辐射跃迁回带到基态,故增大了共振转移的几率。泵浦过程:
1)电子碰撞激发
e*+CO2(0000)CO2(0001)+e
受到电子碰撞的CO2分子被激发到高振动激发态通过振动模间能量交换,被能级0001收集。
2)N2分子共振能量转移
电子碰撞激发N2的振动能级的总截面很大。N2和CO2的基态分子发生碰撞时,N2将激发能量转移给CO2分子,使之激发到0001能级。N2作用类似He-Ne中的He。激光下能级衰变慢,不利于抽空,He与该能级CO2分子碰撞使其衰变加快,利于下能级抽空,He热导率高,利于把放电区剩余热量带走,避免热效应造成的下能级粒子数积累。激光打标是基于f-theta镜的原理,将扫描振镜的转角信息转换成位移信息。设F-透镜焦距为,总扫描角度为2,扫描场的覆盖长度为L。
在普通照相物镜中,如果校正了畸变,其像高为:
H=.tg
将此式两边对时间微分得:
=
可见,对等角速度偏转的入射光束在焦平面上的扫描速度不是一定的。
对F-透镜,为得到一定的扫描速度,像高必须为:
H=.
这样:
其中,是扫描元件恒定的角速度。这样即可实现在L=2H=2.范围内的等速扫描。这即是要求F-透镜故意产生正的畸变,当扫描角度增大时实际像高比几何光学确定的理想像高小,是它的倍,其线畸变为:
H=.tg-.=tg)
其相对畸变为:
%
故具有畸变像差量的透镜,对以等角速度偏转的入射光,在焦平面上的扫描速度就是等速的。由于此镜头的像高等于·,故常简称为F-透镜。
实验内容与步骤
1、CO2激光器工作特性
开启水冷系统;
将功率计探测面置于激光器输出光路;
将激光电源的电流旋钮逆时针旋至零位;
开启激光电源;
顺时针微调激光电源电流旋钮;
仔细观察放电管中的现象;
在不同电流状态记录功率计功率显示,并画出P-I曲线;
测量完毕后,将激光电源旋钮逆时针缓慢旋至零位;
关闭激光电源;
关闭水冷系统。
2、
1)开启计算机;
2打开激光打标软件;
3开启水冷机;
4在工作台上放置;
5开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