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互动与教学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研究的前期设计与论证 ——在2014年度立项课题开题培训会议上 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 廖光华 课题研究应把握与处理好几对关系: 普适追求与校本特色 实际效果与纸上谈兵 长远发展与眼前目标 个人成长与团队进步 减轻劳动与增加负担 一、专家引领:张晓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应避免: 短视的功利化目标 虚假的形式化倾向 盲目的时髦化追求 长期的边缘化位置 一、专家引领:张晓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顶层设计:课题的后台底座 反思多年的实践经验 确立研究的整体思考 形成系统的符号体系 梳理自洽的逻辑结构 选择有效的实践路径 具体方案:设想的规范转化: 精当新颖的课题名称 明确选题意义与价值 描述清晰的核心概念 准确定位研究的目标 合理设计研究的内容 一、专家引领:张晓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贴切陈述主要观点 妥当呈现创新之处 过程方法表达得当 预期成果形式多样 提供丰富背景信息 二、课题设计应先审视三个基本问题 该问题是否真实存在,且是否明确。(应有事实依据,其内涵、外延清晰等) 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在理论上是否科学(有科学理论为指导,有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文件等为依据等)。 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可操作,可检测等)。 三、课题设计修改的自查提要 1、课题名称 (1)是否能概括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条件、范 围、对 象、方法等)? (2)表述是否规范,简明? 2、相关文献查询 (3)是否包含了本领域新近的重要成果? (4)是否容纳了与当前“主流派”研究成果不同 的意见? (5)对所引用的资料内容是否进行了分析、比 较和综合? 三、课题设计修改的自查提要 3、研究的问题 (6)对课题的重要概念(特别是易引起歧义的概念) 是否进行了必要的、合理的解释? (7)所研究问题的内涵、外延是否明确? (8)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进行了收敛(聚焦、适当限 定条件、范围、样本数量等)? 4、研究假设(即解决该问题的初步设想) ⑼表述是否完整清晰、易于理解? ⑽能否能在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自己的经 验)中得到支持? ⑾是否可以得到检验?(能否被检验是科学与迷信 之区别) 三、课题设计修改的自查提要 5、研究方法和措施 (12)研究方法是否恰当? (13)研究措施是否具有改革特征和可操作 性? (14)是否清楚交待了研究步骤? 6、研究成果的预设 (15)研究成果的预设(即研究目标的达成) 是否力所能及? (16)研究效果是否可以测量? 四、课题的后续操作 开题报告与总体的设计分工 汇编文献让更多的教师认同 多元互动有侧重地展开研究 适当的中期评估与回顾思考 结题报告与多样化成果展示 为进入下一轮研究做好准备 谢谢大家! * * 一、专家引领:张晓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一、专家引领:张晓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