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国家神道.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国家神道
王海燕
内容提要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 日本近代天皇制的精神支柱国家神道与军事侵略相呼应, 在中
国的广泛地区, 尤其是军事、经济要地建立神社。在华神社作为日本本土神社的延伸, 所祭之神是
以天照大神、明治天皇为首的日本神灵皇祖, 建筑式样也是日本式样, 被视为 八纮一宇 、 肇国大
精神 的象征性建筑物。日本政府、军部及神道界所设立的在华神社不仅扮演着辅助军事侵略、实
施文化侵略的角色, 是妄图使中国人丧失民族性的 皇民化 政策中的一环, 而且也是统制在华日
本人思想意识的工具。
关键词 日本侵华战争 国家神道 在华神社
神道是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传统信仰为基础, 吸收佛教、儒教等外来思想而形成的日本民
族宗教。在日本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神道曾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及吸收外来文化有过积极的作用,
但在明治维新以后的大约 80年间, 由皇室神道和神社神道构成的国家神道, 成为近代天皇制国家
的统治工具, 不仅在对日本国民的精神进行统一化的过程中, 起到重大的作用, 而且还为日本极端
国家主义、军国主义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特别是明治中期以后, 随着对外侵略的扩大, 国家神
道作为日本殖民地统治的手段还发挥着精神侵略的作用。
明治维新以后的近代日本, 以 上下一致, 不生疑惑, 大充兵备, 扬国威于海外万国 ! , 失之于
欧美, 取之于邻国 为对外国策, 将邻国列为它的侵略、掠夺对象, 通过侵略战争先后将台湾、朝鲜
半岛、库页岛等地区变为殖民地的大部分地区, 并占领了中国、东南亚等地的大部分地区。自中日
甲午战争至太平洋战争期间, 在这些殖民地及占领地, 陆续建立了许多神社。作为祭祀神道诸神场
所的神社, ???神道的象征性建筑物。因此, 本文以日本在中国设置神社的进程为主线, 剖析国家神
道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活动及其战略意图。
一 日本国家神道的形成
为了认识日本神社在侵华战争中所起的作用, 首先有必要对明治维新以后的神道与国家、皇室
一步步结合的历史作一简略的回顾。
众所周知, 在江户时代, 幕府对神道虽然采取保护政策, 但神道界的活动是受到严格控制的。
1665年, 江户幕府公布了体现其宗教统制政策的法令 ? ? ? #诸社祢宜神主法度 ?, 其中第 1条就规
! 明治元年正月宣告开国亲善方针的敕语, 载 #复古记 ?卷 20, 转引自大久保利 谦等编: #史料 日 本 ! 歩 ? ?近代篇, 吉川
弘文馆 1967 年版, 第 118页。
% 26%
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国家神道
定作为神职人员, 其责职在于专心学习神祇道, 勤于神事祭祀, 若有怠慢, 则将被取消神职。幕府如
此严格要求, 其用意是为了防止神社势力的增强。江户时代中、后期, 主张日本文化独自价值观以
及道德规范的国学和国学神道 (亦称复古神道 )兴起。国学神道中的皇国主义理论被幕末的尊皇
倒幕派奉为重要的行动指南, 在 尊皇倒幕运动 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1867年 12月 9日, 在王政复古的大号令下, 明治新政府成立。新政府以祭政一致为政治理
念, 将神社作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