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战争与中国图书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f一
95年第 2期
I—
日 本 侵 华 战 争
与
一 中国图书馆
帕 王子平 s
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结晶的集聚场所 ,与 《战时清国宝物搜集方法》,颁发日本各主要
人类文明共兴衰共存亡}人类遭受战火摧 部门。文中指出;“战乱是获得 宝‘物’的绝好
残 。图书馆必在劫难逃;从这一意义出发, 时机 。 战‘时搜集 ’的优势在于可得到平时难
作为受害者,它有资格成为观照战争的一个 以到手的名贵珍品(第三),亦可以极低廉之
见证.侵华战争以日本的失败而告终,但图书 价格获得极昂贵之珍品(第四),提倡直接 由
馆与战争的关系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结 军队进行搜集和搬运 ,这可以解决沉重物品
一^ 束l战争给中国图书馆事业造成损害,使 日 的运输问题(第五),战时搜集名品可随战争
本 图书馆 事业误入岐途 。都不能像垃眼烟 的胜利 名垂史册 ,充分发扬 国威 (第八)。”
云 。 E~J甲午战争后,日本不仅夺取了中国领土
一 、 日本对 中国图书典籍的搜掠 台湾,而且得到巨额战争赔款,对 中国典籍
汉藉流入 日本的第一次高潮是在奈 良、 的搜掠越发肆无忌惮。围此 ,这一时期的汉
^
平安时期.编纂于宽平年问4888--898)的 《日 籍东传带有浓重的掠夺色彩。
f 本国觅在 目录》就著录汉籍 1579部,大致反 我国历史上图籍的存藏大致可分为官藏
., 映了隋唐时期流入 日本的中国典籍 的数量。 和私藏 。官藏 图籍每遭兵燹之难,而私家藏
江户时代,中国商船通过贸易渠道将汉籍舶 书则有优势 ,加之藏书家多为知识渊博的专
载 日本,仅 1693年至 1803年 间就达 4781 门人才,其藏书数量之丰、质量之精都颇堪
种,这是汉籍流八 日本的又一高潮 。汉籍东 称道 。惟其如此 .El本人往往看中那些私家
传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主流,促进了El本 藏书。1907年 ,中国近代 四大藏书楼之一、
文化发展.自中日甲午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 清代 目录学家陆心源的酉 朱楼藏书被 日本
战结束的五十年间,中国文化事业惨遭暴 岩崎弥之助 以十万元攫得。日本岛田彦桢在
虐 ,文化财产损失严重,文献典籍大批流人 《酉 宋楼藏书源流考并购获本来》记载道:
日本。这一时期的流失与前两次高潮不仅在 “予固江南 连,始破倒数登陆氏茁宋楼,悉
渠道和方式上有别。而且在意义上有看质的 发其藏读之。……效我邦藏书家,未有能及
不同. 者,顾命名此书在我邦 ,其补益文献非鲜少。
1894年秋 甲午战争初起 ,El本宫中颐 遂纵恿其子纯伯观察树藩,必欲致 之我邦。
阿官兼帝国博物馆总长九鬼隆一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