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市海淀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反馈试卷.doc

发布:2016-11-22约6.0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海淀区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1A.城市中的路灯、无轨电车的供电线路等,经常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图是这类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硬杆可绕通过B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无摩擦的转动,钢索和硬杆所受的重力均可忽略。钢索缓慢变使钢索的悬挂点A缓慢向移动。则在上述变化过程中 A.钢索对的拉力变大 B.硬杆对的变小 C.钢索和硬对作用力的合力变大 D.钢索和硬杆对作用力的合力变小 1B.城市中的路灯、无轨电车的供电线路等,经常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图是这类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硬杆可绕通过B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无摩擦的转动,钢索和硬杆所受的重力均可忽略。悬挂物一钩码,硬杆钢索保持。则 A.钢索对的拉力变大 B.硬杆对的力变小 C.钢索和硬杆对作用力的合力变大 D.钢索和硬杆对作用力的合力变小 2A. A.小球从O位置向A位置运动过程中做减速运动 B.小球每次通过O位置时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C.小球从A位置向B位置运动过程中,弹簧振子所具有的势能 D.小球在A位置加速度与小球在B位置相 2B.图3(甲)所示为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图3(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t=0.2s时,弹簧振子可能运动到B位置 B.在t=0.1s与t=0.3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速度相同 C.从t=0到t=0.2s的时间内,弹簧振子的动能持续地增加 D.在t=0.2s与t=0.6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加速度相同 3A.在长约1m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圆柱形的红蜡块,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迅速竖直倒置,红蜡块就沿玻璃管由管口匀速上升到管底。将此玻璃管安装在小车上并置于水平导轨上。若小车一端连接细线绕过定滑轮悬挂小物体,小车从A位置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小车运动到虚线表示的B位置,如图4所示。按照图4建立坐标,在这一过程中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5中的 3B.如图6甲所示,在长约1m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圆柱形的红蜡块R(圆柱体的直径略小于玻璃管的内径,轻重适宜,使它能在玻璃管内的水中匀速上升),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将此玻璃管迅速竖直倒置(如图6乙所示),红蜡块R就沿玻璃管由管口A匀速上升到管底B。若在将玻璃管竖直倒置、红蜡块刚从A端开始匀速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由静止开始水平向右匀加速移动(如图6丙所示),直至红蜡块上升到管底B的位置(如图6丁所示)。在这一过程中相对于地面而言 A.红蜡块做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直线运动 B.红蜡块做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 C.红蜡块做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D.红蜡块做加速度大小变化的曲线运动 4.如图7甲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A位置,另一端系有轻质小圆环;两根F1、F2的大小。再用笔在两绳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a、b两点,并分别将其与O点连接,表示两力的方向。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对于上述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点也可以不O点 B.拉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C. D.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图示,其中F是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8所示,此时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x=0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是图9中的 6.如图10所示,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关于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起立过程B.下蹲过程 C.起立过程 D.过程 7A.如图11所示,小物体沿高为h、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以初速度υ0从顶端滑到底端,与相同的物体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υ0从同样高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B.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 D.两物体落地时动能相同 B. 在同一高度处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第一个由静止释放,另外四个小球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分别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斜向上45°方向和斜向下45°方向抛个小球的 A.P1>P2 >P3 >P4> P5 B.P1<P2 <P3< P4< P5 C.P1=P2 =P3=P4= P5 D.P1=P2 <P4= P5<P3 8.如图2所示,光滑轨道MO和ON底端对接且ON=2MO,M、N两点高度相同。小球自M点右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球经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v、Ep、a、E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加速度和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