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串行数据通信接口.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智能仪器通信接口;§3.1 串行数据通信接口课本101-106; 1、数据通信
是指不同设备之间进行的数字量传输和交换,例如
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智能仪器之间、智
能仪器与智能仪器之间,经常需要传输各种不同的
数据。数据通信是计算机及智能设备联成网络必不
可少的手段。
2、通信接口
通信接口是各台仪表之间或者是仪表与计算机之间
进行信息交换和传输的联络装置,是进行信息交换
的中转站,提供信息交换的环境和条件。; 3、通信协议(通信规程)
是通信双方约定的一些规则。
4、接口(Interface)和端口(Port)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端口是指接口电路中的一些寄存器,这些寄存器分别用来存放数据信息,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与其相对应的就是数据端口、控制端口和状态端口。
若干个端口加上相应的控制逻辑才能组成接口。CPU通过输入指令,从端口读入信息,通过输出指令,可将信息写入到端口中。;5、芯片总线、内部总线、系统总线与外部总线
芯片总线(片内总线):位于集成电路内部,是集成电路内部个功能单元之间的连线,芯片总线通过集成电路的引脚延伸到外部与系统相连。
内部总线(前端总线):是控制器与其他一些部件之间直接连接而进行数据通信的总线,用于芯片一级的连接。常用内部总线:I2C、SPI、UART、SCI等。
系统总线:用于控制器与接口卡的连接。使各种接口卡能够在各种系统中实现“即插即用”。常见总线标准有ISA总线、EISA总线、VESA总线、PCI总线、AGP总线等。
外部总线(通信接口):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外围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连接线。用于设备一级的互连。如RS232C、RS485总线、IEEE-488总线和USB总线。;一、通信和总线的相关概念;一、通信和总线的相关概念;
半双工通信:使用同一根传输线,既可发送数据又可接收数据,但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通信双方可以轮流地进行发送和接收。
全双工通信:允许通信双方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需要两条传输线,
;二.串行通信方式;通信协议(通信规程):
是通信双方约定的一些规则。包括对数据格式、同步
方式,传送速度、传送步骤、检纠错方式等问题作出统???规
定。也称通信控制规程。
异步通信协议——起止式通信协议
1)特点:
字符随机出现在数据流中
字符之间有不定长的空闲位
靠起始位和停止位定界1帧数据
2)帧格式:
起始位:1位,低电平
数据位:5~8位,先低位后高位,高电平或低电平
校验位:1位/0位,奇偶校验,高电平或低电平
停止位:1位、1.5位或2位,高电平,;传送一个字符的信息格式:规定有起始位、数据位、
奇偶校验位、停止位等,其中各位的意义如下: ;;接收时钟和发送时钟:
接收和发送双方通过时钟信号对传送的数据进行定位及采样。
接收和发送时钟能够用来控制通信设备接收和发送字符数据速度。
该时钟信号通常由外部时钟电路产生。
收/发时钟直接决定了通信线路上数据传输的
速率,对于收发双方之间数据传输的同步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串行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往往用多个时钟调制一个二进制数据,调制一个二进制数据的收/发时钟个数称为波特率系数n。
收/发时钟频率与波特率之间的关系:
收/发时钟频率=n×波特率
一般n取1,16,32,64等。对于异步通信,常采用n=16;对于同步通信,则必须取n=1。;发送方利用发送时钟来决定发送每个位的时刻;
接收器在每一个接收时钟的上升沿接收数据线,当发现接收数据线上出现低电平时认为是起始位,此后,如果在连续的8个时钟周期内检测到接收数据线上仍保持为低电平,确定为起始位。再间隔16个时钟周期检测下一位;
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排除接收线上的噪声干扰并识别假起始位,较精确地确定起始位的中间点,从而提供一个准确的时间基准。;17;;例如:以1k波特率传送8位数据45H(0100,0101B),奇校验,1个停止位,传送1个字符需要多少时间?画出信号线上的波形图。
;2.同步串行通信; 在同步传送过程中,必须规定各个数据单元的
长度(n位)。全部被传送字符组成数据块,用10个同
步字符指示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同步字符可用单字
符或双字符。数据块之后是CRC--循环冗余校验字符,
它用于检验同步传送的数据是否出错。
同步传送的速度要高于异步传送,但是它要求
用同一个时钟实现发送与接收之间的同步,因此硬
件要复杂。;22;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数据通信主要采用异步
串行通信。在设计通信接口时,必须根据需要选择
标准接口,并考虑传输介质、电平转换等问题。采
用标准接口后,能够方便地把单片机和外设、测量
仪器等有机地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一个测控系统。
异步串行通信接口主要有:
RS-232C; RS-449, R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