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格数据空间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IS空间分析方法
一、知识点介绍
邻域分析
(1)目的 掌握局部分析和邻域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步骤。
数据 …\实验数据\栅格数据分析\知识点介绍\邻域分析
操作
邻域分析:
邻域统计的计算是以待计算栅格为中心,向其周围扩展一定范围,基于这些扩展栅格数据进行函数运算,从而得到此栅格的值。ArcGIS 中的邻域统计提供了十种统计方法。分别如下:
Minimum:找出在邻域的单元上出现最小的数值;
Maximum:找在邻域的单元上出现最大的数值;
Range:在邻域的单元上数值的范围;
Sum:计算邻域的单元内出现数值的和;
Mean:计算邻域的单元内出现数值的平均数;
Standard Deviation:计算邻域的单元内出现数值的标准差;
Variety:找出邻域的单元内不同数值的个数;
Majority:统计邻域的单元内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
Minority:统计邻域的单元内出现频率最低的数值;
Median:计算邻域的单元内出现数值的中值;
加载数据
进行邻域分析
在 Spatial Analyst 的下拉菜单中选择 Neighborhood Statistics;
在 Input data 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要用来进行邻域分析的图层;
3. 在 Field 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进行邻域分析的字段;
4. 在 statistic type 栏中选择你要运用的统计类型;
5. 在 Neighborhood 的下拉菜单中选择你要运用的邻域类型;
6. 在 Units 后的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邻域类型设置时各参数值的单位,可以是栅格单元或地图单位。
7. 指定输出结果的栅格大小;
8. 为输出结果指定目录及名称;
9. 点击 OK 按钮。
利用邻域统计可以进行边缘模糊等多种操作,如下图 8.55 所示,原图为一海岸线,经过邻域统计的均值运算可以进行海岸线光滑。
距离制图
(1)目的 掌握局部分析和邻域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步骤。
数据 ...\实验数据\栅格数据分析\知识点介绍\距离制图\school.shp
操作
加载数据
在 Spatial Analyst 下拉菜单中选择 Distance,在弹出的下一级菜单中点击 Straight Line,出现 Straight Line 对话框,如下图。
在 Distance to 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需要测算距离的图层;
在 Maximum distance 栏中输入一个最大距离。则计算值在此距离范围内进行,此距离以外的地方被赋于空值,如未设定此项,则计算在整个图层范围内进行;
Output cell size:指定输出结果的栅格大小;
Create direction:可选项,如选择则生成相应的直线方向数据,如图 8.11;
Create allocation:可选项,如选择则生成相应的直线分配数据,如图 8.12;
Output raster:输出结果文件名;
点击 OK 按钮。则生成每一位置到其最近源的直线距离图,如图 8.13。
密度制图
目的 了解密度制图的生成来源与点,掌握简单密度制图的基本方法。
数据 ... \实验数据\栅格数据分析\知识点介绍\密度制图\jsGDP
操作
加载数据
在 Spatial Analyst 下拉菜单中选择 Density 命令;
在 Input data 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用来进行分析的点要素图层;
在 Population field 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要加入的字段;
选择密度计算类型,Kernel 或 Simple,在此分别用两种方法计算密度;
Search radius:密度计算的搜索半径;
Area units:密度值的度量单位;
Output cell size:输出栅格密度图的栅格大小;
Output raster:输出栅格密度图的图名;
点击 OK 按钮,完成密度图制作。
图 8.22 和图 8.23 分别是按上述方法制作的江苏省人口密度图。
图 8.22人口密度图(kernel方法)
图 8.23人口密度图(simple方法)
重分类
目的 了解和掌握新值替代、旧值合并和重新分类等重分类的方法。
数据 本实验中数据可以由同学们自由选择,可以使用上一操作中生成的密度制图数据。
操作
新值替代
在 Spatial Analyst 的下拉菜单中选择 Reclassify,如图 8.61;
在 Input raster 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需要变更值的图层;
在 Reclass Field 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需变更的字段;
在 New Value 栏中定位需要改变数值的位置,然后键入新值。可点击 Load 按钮导入已经制作好的重映射表,也可以点击 Save 按钮来保存当前重映射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