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护理查房2__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脑疝护理查房 神经外科 脑疝的定义 颅内压持续增高超过了脑部的自身代偿能力,部分脑组织因受挤压而发生移位,嵌入颅腔裂隙或孔道,造成该处脑组织、脑神经、血管受压引起脑干损害及脑脊液循环障碍而产生相应的症状称脑疝。 病因 脑组织体积增大 脑血流量增加 脑脊液增多 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腔容积缩小 脑疝的分类 1、小脑幕切迹疝 2、枕骨大孔疝 3、大脑镰下疝 小脑幕切迹疝 小脑幕切迹疝是因一侧幕上压力增高,使位于该侧小脑幕切迹的颞叶海马旁回或钩回疝入小脑幕裂孔下方,故又称颞叶钩回疝。 临床表现 头痛剧烈,呕吐频繁。 进行性意识了障碍; 病变侧瞳孔先暂时缩小,继之进行性散大; 病变对侧面、舌及肢体瘫痪; 晚期病人深昏迷、双瞳散大,光反应消失,去皮质强直发作,生命体征严重紊乱,并致继发性枕骨大孔疝; 呼吸先于心跳停止 枕骨大孔疝多见于颅后窝占位性病变,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疝入椎管,故又称小脑扁桃体疝。早期颈后局部压痛、颈硬、强迫头位; 多无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瞳孔也很少变化, 但呼吸障碍明显,甚至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发 生呼吸骤停,这是与小脑幕切迹疝之主要区 别; 枕骨大孔疝常在颅内压骤然增高的基础上发 生: 呼吸先于心跳停止。 枕骨大孔疝 大脑镰下疝 大脑镰下疝又称扣带回疝,是一侧半球的扣带回经镰下孔被挤入对侧分腔。 快速输入甘露醇、山梨醇、呋塞米等强力脱水剂。 留置导尿,了解脱水效果。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维持适当的血氧浓度。对呼吸功能障碍者,行人工辅助呼吸。 密切观察意识、呼吸、心跳、氧饱和度及瞳孔变化。。 紧急做术前特殊检查和手术准备。 急性脑疝的急救护理 患者,男,25岁,因高处坠落致意识障碍3小时于2015年12月9日141:2入院。入院时昏迷状,GCS3分,两侧瞳孔对称等大约6cm,对光反应灵,两鼻腔有血迹,双眼眶青紫肿胀,测Bp75/50mmHg多巴胺升压药物应用,P150次/分,呼吸机辅助呼吸,T36.8℃。CT示:右颞部左侧额颞顶硬膜下血肿。于12月10日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双侧去骨瓣减压术 病史汇报 根据整理的资料进行分析,该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有 意识障碍:与头部损伤、颅内压增高有关。 脑疝形成:与颅脑损伤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不清有关。 自理缺陷:与意识障碍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肺炎、压疮、泌尿道感染、口腔炎等。 意识障碍 相关因素:与头部损伤、颅内压增高有关 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密切观察意识障碍程度及变化。 注意生命体征动态改变。 注意瞳孔变化,瞳孔变化可提示脑损伤的情况。 观察肢体运动和锥体束征。 观察颅内压增高三主征。 脑疝形成 相关因素:与颅内损伤有关。 护理措施: 降颅内压治疗,按医嘱给脱水剂。 定时观察并记录病人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的变化,以掌握病情发展的动向。 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高流量吸氧。 控制液体入量,成人每日补液〈1500ml。 避免一切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观察期间应作动态头颅CT扫描。 清理呼吸道无效 相关因素:与意识不清有关 护理措施: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调节呼吸机参数、吸痰或辅助呼吸。 定时协助翻身、拍背。 注意消毒隔离与无菌操作。 保持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温度32~34℃、湿度40~60%。 自理缺陷 相关因素:与意识障碍有关 护理措施: 根据不同情况提供相应的基础护理。 有受伤的危险 相关因素:与意识障碍有关。 护理措施: 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颅内血液回流或减轻脑水肿。 供氧改善脑缺氧,促进脑组织恢复。 使用床档,给病人修剪指甲,预防抓伤,必要时使用约束用具。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避免擦伤。 潜在并发症: 肺炎、压疮、泌尿道感染、口腔炎等。 护理措施: 保持头部与躯体在同一轴线上,有利于口腔分泌物自然引流。加强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炎。 保持皮肤清洁,加强护理,防止发生压疮。 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吸入导致窒息,预防肺炎的发生。 眼睑闭合不全者,涂以眼药膏或用眼罩保护,以防暴露性角膜炎。 严格按无菌操作做好导尿管的护理,定时开放。 保持功肢体功能位,防止足下垂,每日定时做肢体、关节被动活动。 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装置的安放 严防在搬动过程中牵拉引流管,在无菌操作下接上引流袋,并将引流袋悬挂于床头,引流管出口的高度距侧脑室平面 10-20cm,以维持正常脑脊液压力。根据引流速度在此范围内适当调整高引流袋过高超出颅内压力高度时,脑脊液引流受阻,就起不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引流袋过低,是脑脊液引流过快,可致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