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肝功能衰竭(课件).ppt

发布:2018-09-05约6.97千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病理生理学个论 肝功能衰竭/不全 Hepatic Failure/Insufficiency 第一节 肝功能衰竭的概念 1. 肝功能衰竭的定义 肝细胞严重、广泛的退化坏死 → 急性爆发性肝功能衰竭 肝硬化晚期或肝癌 → 慢性肝功能衰竭 生物学因素 肝炎病毒 (尤其是乙肝病毒) 、细菌、寄生虫等 (2) 理化因素 工业毒素、某些药物、 酒精等 (3) 遗传因素 特发性血色病, 威尔逊病, a1-抗胰蛋白酶缺陷等 (4) 免疫因素 (5) 营养因素 第二节 肝性脑病 1.概念 一系列神经精神综合征 肝性脑病 根据 根据 病情进展 临床神经精神症状 肝性脑病是一种神经精神功能紊乱. 以下特征提示: 肝性脑病主要有脑部代谢及功能的紊乱引起 l ) 症状在一定时期内是可逆的 2) 病灶分布比较弥散 3) 脑形态学无明显改变 4) 常伴随有生物化学异常 围绕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已有多个假说被提出: 这些不同的假说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 传统的看法认为,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几乎肯定 是多因素参与的。 (1) 氨中毒学说 支持氨中毒学说的证据 ①80%肝性脑病患者血液或脑脊液中氨浓度比常人高出1-3倍。 ②在肝硬化患者中,如果饮食中富含氮(高蛋白)则易发肝性脑病;反之,限制高蛋白饮食则减轻肝性脑病几率或症状。 ③降氨疗法可以有效治疗肝性脑病。 ④可以使用氯化铵在动物中克隆肝性脑病模型。 血氨升高的原因 l ) 尿素合成下降及 氨的清除不足 2) 氨的合成上升 肝脏的各种损伤因素 ↓ 代谢酶的功能失调, 底物供应不足及ATP耗竭 ↓ 尿素循环障碍 ↓ 通过尿素合成清除氨下降 ② 肾功能不全 → 尿素排泄↓, 尿素进入肠道增加↑ ③ 肌肉运动增加 (躁动不安, 震颤) → 腺苷酸降解代谢合成氨↑ 血氨升高对脑部的毒害作用 l ) 干扰脑部的能量代谢 2) 改变神经递质 3) 对神经细胞膜的直接抑制 3)直接抑制神经细胞膜 氨抑制Na+-K+-ATP酶活性,并且竞争性抑制K+进入细胞内,从而干扰膜电势及神经元的激活 2) 假性神经递质的生成机制 苯丙氨酸? 苯乙胺 (细菌脱羧酶 ) 酪氨酸 - - - ? 酪胺 神经递质的合成依赖于前体氨基酸的比率 芳香氨基酸 (AAA): 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 支链氨基酸 (BCAA): 结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生理状态下,BCAA:AAA比率为1:3?3.5 肝性脑病时,BCAA↓, AAA↑, BCAA/AAA比率 为1: 0.6~1.2 肝功能紊乱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 ? 由肌肉与肝蛋白降解代谢产生AAA ? AAA分解代谢 ? AAA 转化为葡萄糖 ? 苯丙氨酸 酪氨酸 (P-羟化酶) (a-脱羧酶) (a-脱羧酶) (T-羟化酶) 多巴 (b-羟化酶) (Tr-羟化酶) (D-脱羧酶) (b-羟化酶) 多巴胺 (D-b-羟化酶) 苯乙醇胺 5-HT 去甲肾上腺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