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降解温敏性物理交联水凝胶的研究进展.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0卷第11期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Vol.30,No.112014年11月POLYMER MATERIALSSCIENCE ANDENGINEERINGNov.2014生物可降解温敏性物理交联水凝胶的研究进展毛海良,潘鹏举,单国荣,包永忠(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摘要:近年来,原位形成的水凝胶体系已有诸多报道,通过溶剂交换、紫外线照射、离子浓度、pH值和温度的改变可原位 诱导凝胶化转变。温敏性凝胶体系通常具有微妙的疏水-亲水两亲性平衡,在不需要有机溶剂、偶联剂和其它外界刺激的条件下,仅通过改变环境温度即可触发凝胶化相转变。生物可降解的温敏性水凝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既能作为药 物缓释与输送的载体,也可用作组织再生的支架等生物医学材料。文中根据凝胶基体共聚物拓扑结构的不同,详细综述 了近年生物可降解温敏性物理交联水凝胶的研究进展,及其化学物理结构与凝胶化行为、凝胶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关键词:温敏性;生物可降解;水凝胶;共聚物中图分类号:TB3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55(2014)11-0180-05温敏性水凝胶是一种水溶性的聚合物体系 ,可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改变其自身的亲疏水性和凝胶网络 的尺寸及体积,发生溶胶-凝胶或凝胶-溶胶相转变[1]。结构的共聚物体系。1二嵌段BPCTH体系(A-b-B)[13]由于其临界凝胶化转变温度(Tgel)接近人体生理环境1997年,Jeong等在《Nature》上 首次报道了由温度,且可调控,所以温敏性水凝胶受到了研究者们的 广泛关注[2-8]。温敏性物理交联水凝胶在凝胶形成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反应,分子链间的交联通过非共价的物理作用力(如疏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氢键及链段缠结等)形成。与化学交联相比,温敏性物理交联水凝 胶在无偶联剂、光辐照、有机溶剂条件下,仅通过改变环境温度即可发生相变[1,9]。因此,温敏性物理交联水凝胶在药物控释载体、活性细胞封装、组织修复工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0]。典型的生物可降解温敏性物理交联水凝胶(BT-PCH)由可生物降解的疏水性链段A和亲水性链段B 构成,为两亲性共聚物[9]。BTPCH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保持体系的疏水-亲水性平衡。当A链段过长时, BTPCH不溶于水;相反,如果B链段过长时,BTPCH在升温时不发生溶胶-凝胶转变。A链段可为脂肪族聚酯、脂肪族聚碳酸酯、壳聚糖、聚磷腈、多肽等生物可降解聚合物[11]。B链段通常为聚乙二醇(PEG)或聚氧化乙烯(PEO),其末端基-OH可被其他官能团所替代[12]。PEG有线型和支化结构,通过嵌段共聚或接 枝共聚,可制备二嵌段、三嵌段、多嵌段、多支化等拓扑单端羟基的PEG引发L-丙交酯的开环聚合所制备的PEG-b-聚左旋丙交酯(PLLA)二嵌段BPCTH,当温度升高时,PEG-b-PLLA呈现凝胶-溶胶相转变。通过调控嵌段共聚物的共聚组成,可改变PEG-b-PLLA的Tgel。对于具有相同PEG嵌段长度的PEG-b-PLLA共聚物,随着PLLA链段长度的增大,临界凝胶浓度(CGC)降低,凝胶化窗口变宽;而PLLA嵌段长度相同时,随着PEG嵌段长度的增加,CGC升高,凝胶化窗口变窄(Fig.1a)。其他二嵌段BPCTH有PEG-b-聚己内酯(PCL)[14]和PEG-b-聚乙丙交酯(PL-GA)[15]。由于这些二嵌段BPCTH在温度升高时发生凝胶-溶胶相转变(Fig.1a),因此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三嵌段BPCTH体系2.1B-A-B体系Jeong等[13]首先报道了基于PEG-PLLA-PEG嵌 段共聚物的BPCTH。该聚合物采用两步开环聚合法制备,首先以单端羟基的PEG为引发剂,合成了PEG-b-PLLA两嵌段共聚物,再以1,6-己二异氰酸酯(HM-收稿日期:2013-10-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27412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3FZA4019) 通讯联系人:潘鹏举,主要从事生物基/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研究,E-mail:panpengju@zju.edu.cn第11期毛海良等:生物可降解温敏性物理交联水凝胶的研究进展181DI)为偶联剂,反应得到了以PLLA为中心的三嵌段共聚物PEG-PLLA-PEG[15]。在45℃水溶液中,该聚合物呈溶胶状,当温度降至37℃时开始形成凝胶。Tgel与共聚物组成有关,随着PLLA链段的增长而呈升高趋势(Fig.1b)。Li等[16]在原有合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锌粉作为催化剂,替代了具有细胞毒性的辛酸亚锡,并以已二酰氯为偶联剂,替代了较难水解的HMDI偶联氨酯键。当温度升高至34℃时,PEG-PLA-PEG体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