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泵站设计任务书2015.doc

发布:2016-08-12约4.4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泵站与管道课程设计指导书 专 业:环境工程 课程名称:泵站与管道实习与设计 指导教师: 一、水泵机组的选择 取水泵房的设计和运行,一般按一天24h均匀工作。因此在设计中要根据最高日的用水量来选择效率高的水泵机组。同时水源水位的变化,也是设计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了解水源的水文情况。考虑高低水位的变化,对于水源水位变化幅度大的河流,水泵的高效点应选择在水位出现频率最多的位置。通常取水泵房的出水量稳定。选泵时应尽量考虑用大泵,水泵台数可以少些,泵房面积也可以相应减少,同时减少水泵并联数。避免水泵在较低效率区工作。备用泵一般为一台,只有一些要求不能间断供水的用户,才设两台,其中一台备用泵处于检修状态。 取水泵房的水泵由于接触的水多为浑浊水,叶轮和泵壳均易磨蚀,管道阻力增加,所以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吸水高度问题,一般不要将水泵吸程用足,在计算水泵扬程应留有一定的富足水头。采用深井泵的湿井泵房时,在计算水泵的管路损失时,应包括扬水管和泵座的水头损失在内。当缺乏资料时,泵座水头损失为0.1~0.15m,每百米扬水管水头损失按7~9m计算。 取水泵房节能的关键是水泵机组的合理选择。扬程和流量是决定水泵选择的重要因素。 取水泵房站有两种可能的工作情况。 1、取水泵站从水源(地表水)取水,输送到净水构筑物 (1)设计流量 式中—取水泵站中水泵所供给的流量,m3/h; 供水对象最高日用水量,m3/d; —输水管漏损和净水构筑物自身用水而加的系数,一般取=1.05~1.1; T—取水泵站在一昼夜内工作小时数。 (2)扬程 式中—泵站的扬程,m或kPa; —静扬程,采用吸水井的最枯水位(或最低动水位)与净水构筑物进口水面标高差,m; —输水管上的总水头损失,mH2O或kPa; —取水泵房内的总水头损失,mH2O或kPa; —安全水头,mH2O或kPa。一般安全水头取1~2mH2O。 2、取水泵站将水(地下水)直接供给用户 (1)泵站的设计流量: 式中 —给水系统中自身用水系数,一般取β=1.01~1.02。 其余符号意义同式(6-18)。 (2)扬程 式中 —管网控制点c的地面标高和清水池最低水位的高程差,m ; —给水管网中控制点所需的最小自由水压(也叫服务水头),mH2O或kPa; —吸水管中的水头损失,mH2O或kPa; —输水管和管网的水头损失,mH2O或kPa。 都应该按水泵最高时供水量产生的水头损失进行计算。 二、电动机选择 水位变幅较大的取水泵房,水泵扬程变化较大,洪水位时扬程减少,流量增大,容易引起电动机超负荷运行而发热,因此需要根据水泵型号和工作条件,选用配套电动机,电动机所需功率为: 式中—水泵流量,L/ s; —水泵扬程,m; —水泵效率,%; —超负荷系数,一般55KW以上为1.05~1.10,55KW以下时为1.1~1.2。 与水泵配套的电动机,多采用鼠龙型异步机,大型水泵常选用绕线型异步机,大型取水泵房可采用同步电动机。一般300KW以上的电动机选用6KV电压,300KW以下的电动机可采用380V电压。在同一泵房内,尽量选用同一电压等级的电动机。 三、取水泵房的平面形式及设计要求 取水泵房平面布置形式有:矩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棱形及其他组合形式。矩形泵房常用于深度小于10m的泵房,水泵和管道易于布置,水泵台数多(4台以上)时更为合适。圆形泵房适用于深度大于10m的泵房,其水力条件和结构受力条件较好,在水位变化幅度大和泵房较深时,比矩形泵房更为经济,但水泵台数不宜多。最好小于4台(立式泵除外)。椭圆形(适用于流速较大的河心泵房)和棱形平面的泵房可根据实际际情况通过技术比较确定。 取水泵房平面布置要求如下: (1)取水泵房除安装水泵机组的主要建筑物外,还应考虑到附属建筑物的布置,如值班室、高低压配电室、控制室、维修间、生活间等。平面布置应从方便操作及维护管理方面统一考虑。原远离城市且检修又比较复杂的大型取水泵房,除水泵机组旁边应有修理场地外,还需设专门的检修场地、 (2)取水泵房与集水井可以合建也可以分建。目前合建式常采用的两种形式为:合建式中圆形泵房内取水小半圆作为集水井;集水井附于泵房外壁采用矩形.合建式泵房布置紧凑,节省面积,水泵吸水管短,但是结构处理困难。在泥砂含量高的河流中取水时,为防止吸水管路堵塞,尽量缩短吸水管的长度,常将集水井深入中间,取得较好的效果。湿井泵房或小型泵房中可以采用集水井置于泵房的底部。 (3)为减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