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2024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17世纪英国哲学
D.18世纪法国哲学
答案:B。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答案: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3.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基本观点的有()
A.世界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独立的本原
B.世界具有统一性
C.世界统一于存在
D.世界统一于物质
答案:D。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答案:A。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5.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答案: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答案:A。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7.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B.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C.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客观的
D.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答案:B。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8.社会存在是指()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B.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
C.社会人口因素的总和
D.社会生产方式的总和
答案:A。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9.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答案:B。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10.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答案:C。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11.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是()
A.政治制度
B.自然科学
C.政治思想
D.思维科学
答案:C。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政治思想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12.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唯一动力
B.最终动力
C.根本动力
D.直接动力
答案:D。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3.人的本质在于()
A.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道德品质
C.人的社会属性
D.人的学识修养
答案:C。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的社会属性。
14.商品的二因素是()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价值和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和价值
D.交换价值和价格
答案:C。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1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答案:B。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6.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个别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剩余劳动时间
D.平均劳动时间
答案:B。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7.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流通资本
D.流动资本
答案:A。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属于不变资本。
1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答案:B。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9.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资本积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