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是全体社会成员意志的体现
B.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是国家意志的唯一体现
答案:B。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体系。所以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不是全体社会成员意志的体现,也不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意志还可以通过政策等其他形式体现,并非法是国家意志的唯一体现。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公民
B.人民
C.国家机关
D.政党
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国家机关是行使权力的主体,政党是政治组织,都不符合题意。
3.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A.参与选举
B.宗教信仰自由
C.依法纳税
D.自由发表言论
答案:C。参与选举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和自由发表言论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
4.以下哪种行为属于行政处罚()
A.查封场所
B.冻结存款
C.行政拘留
D.扣押财物
答案:C。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查封场所、冻结存款、扣押财物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5.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A.30日
B.60日
C.90日
D.120日
答案:B。《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
6.甲在乙处加工服装,在取服装时因所带的加工费不够,双方达成协议,将甲的一块手表留下,在甲付清加工费后取回手表。乙对该手表享有()
A.抵押权
B.留置权
C.质权
D.典权
答案:C。质权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或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甲将手表交给乙占有,以担保加工费的支付,乙对该手表享有质权。抵押权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留置权是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该财产;典权是指支付典价,占有他人不动产而为使用、收益的权利。
7.下列婚姻属于可撤销婚姻的是()
A.重婚
B.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C.未到法定婚龄
D.因胁迫结婚
答案:D。根据《民法典》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未到法定婚龄的婚姻属于无效婚姻。
8.继承人在遗产处理前没有作出放弃或接受继承表示的,视为()
A.放弃继承
B.接受继承
C.丧失继承权
D.转继承
答案:B。《民法典》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9.甲与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购买一批货物,乙于10月10日前交货。10月5日,乙因意外事故无法按约交货,乙立即通知甲,甲表示理解。这种情况属于()
A.合同解除
B.合同变更
C.不可抗力
D.合同终止
答案:C。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乙因意外事故无法按约交货,该意外事故属于不可抗力情形。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合同变更是指合同内容的变更;合同终止是指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使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本题中乙只是因不可抗力无法按时交货并通知了甲,不属于合同解除、变更或终止。
10.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D.数罪并罚原则
答案:D。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数罪并罚原则是对一人犯数罪合并处罚所依据的原则,不是刑法的基本原则。
11.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
B.诈骗罪
C.抢劫罪
D.敲诈勒索罪
答案:C。《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2.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
A.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B.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
C.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
D.犯罪客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