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预应力管桩施工监理的实施细则.doc

发布:2018-08-21约6.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预应力管桩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本细则内容分总则、监理实施依据、监理工作内容、施工前准备控制、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和桩基子分部验收六个部分。 总则 为提高本项目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贯彻《监理规划》的顺利实施,特对本监理细则,未尽事宜,按相关规范解决。 本细则适用于----------预应力管桩的施工监理工作,工作量的变化不影响检验方法、程序和验评标准。 监理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混泥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0-1-90) 《混泥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先张法预应力混泥土管桩》(G22) 《基础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GJG106-97) 《基础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GJG106-97) 本项目《监理规划》(编号:NO.----) 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计划》和《预应力管桩施工实施专项方案》 监理工作内容 预应力管桩工程量,见表1. 工程预应力管桩工程量表 表1 项 目 桩径 (mm) 桩顶标高 (m) 设计桩长 (m) 强度等级 桩数(根) 工程量 (m) 有效桩长 1#设备基础 350 -1.65 18 C80 108 1944 7.1 2#设备基础 350 -1.65 18 C80 106 1908 7.2 施工前准备控制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一项工程是否能保证质量目标、工期目标顺利完成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施工准备工作同样要做好监督管理。 技术准备 对预应力管桩工程,在开工前监理人员要掌握并督促施工单位完成以下技术准备工作。 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有关水文资料 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及时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院图纸交底 现场的测量基准点资料,测量人员是否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测量仪器是否经过检校和年审是否过期失效 场地障碍物的分布情况及埋置深度,影响桩基施工时要及时清理 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有关报表、规范、技术资料等 审查施工单位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根据本工程实际特点编写、是否有针对性、各种技术措施是否可行、施工机具数量和质量、人员组织计划是否满足质量和进度的要求等。 技术管理 施工单位选择的施工设备是否合理,是保证施工顺利能否的重要环节;监理人员要根据工艺要求严格审核、查验施工单位报验进场的施工设备,不符合工艺要求的,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设备不准进场。 审核施工单位选择的施工设备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能满足设计对工程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适应地层特点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适应施工现场的场地大小、场内搬迁、工期要求、供水、供电条件等 适应施工单位现有的条件,以较少的设备投入来满足施工需要 能较好的根据主机设备型号、数量进行设备和工机具的选型配套。 材料准备 管桩确定前监理人员应审查施工单位选定的管桩厂家有足够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各项保证措施齐备及市场信誉好的管桩厂,对上了黑名单的厂家供材不准进场。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均为工厂生产后运到现场施打,工厂生产时的质量检验应由生产的单位负责,监理单位在施工前应检查进入现场的成品桩,检查包括外观及尺寸并检查产品合格证书;同时还要检查接桩用电焊条的品牌、规格、型号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查验产品合格证。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2的规定 项 序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备注 单位 数值 检查项目 1 桩体质量检验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2 桩位偏差 见本细则表3 用钢尺量 3 承载力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1 成品桩质量 外观 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 直观 桩径 mm ±5 用钢尺量 管壁厚度 mm ±5 用钢尺量 桩尖中心线 mm ﹤2 用钢尺量 顶面平整度 mm 10 用水平尺量 桩体弯曲 ﹤1/1000L 用钢尺量,1为桩长 2 接桩:焊缝质量 见本细则表4 见本细则表4 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 min ﹥1.0 秒表测定 上下节平面偏差 mm ﹤10 用钢尺量 节点弯曲矢高 ﹤1/1000L 用钢尺量,1为两节桩长 3 停锤标准 设计要求 现场实测或查沉桩记录 4 桩顶标高 mm ±50 水准仪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质量检验标准 表2 注:成品桩质量检查: ①成品管桩外观用目测直观检查方法,对每根桩桩身应无蜂窝、露筋、裂缝等缺陷,桩表面混泥土色感应均匀,桩顶部无孔隙,应逐根全数检查。 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