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3人类居住地——聚落教案.doc

发布:2016-08-19约2.7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编号:26 课题: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1课时 主备人:张广亮 备课时间:2009.12.16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 2.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以及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初步形成基于探究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媒体 教学挂图及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复备栏 一﹑自学质疑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说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 2.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要求学生能运用地图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以及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 4.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浏览内容】 1.让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乡村和城市和第二部分:聚落与环境,理解和掌握下面问题: (1) 叫聚落。 (2)根据人们居住地方的不同,我们一般将聚落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3)乡村聚落可以分为农村、牧村、________和________等不同类型。 (4)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包括地形、________和________等。 (5)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________ 地区,________ 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疑难困惑】 在阅读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要进行勾画,打上问号,以便在后面的环节中有针对性的解决。 二、交流展示 【小组交流】 (1)你喜欢住在城市还是乡村,为什么? 答: (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回答:乡村和城市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样吗? 答: 【班级展示】 1. 下列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 )    A.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B.高山地区    C.荒原地区       D. 2. 关于乡村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乡村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    B.乡村的居民就是从事放牧    C.乡村的居民主要从事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D.乡村的居民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3.关于聚落的分布,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稠密    B.高原、山地空气好,适合人们居住,聚落分布稠密    C.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区,聚落分布稀少    D.气候终年炎热地区,聚落分布稠密 4. 有关聚落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所有的聚落都在增长    B.世界上大多数聚落随着历史的前进,聚落没有发展    C.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D.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聚落占地面积越来越小 三、互动探究 1. 填写下面的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表 2.观察图4.16,说一说乡村和城市各有什么特点? 答: 四、精讲点拨 1.乡村和聚落的景观差异: 2.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早期聚落大都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 ②有利条件:土壤肥沃,适于耕作。 地形平坦 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 交通便利(交通沿线和交汇处、沿海港口等地) 水源充足(井、泉、湖滨、河畔等地) 3.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少有或没有聚落。 教后反思 编号:27 课题: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2课时 主备人:张广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