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职建筑专业资料复习题04.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分册:施工控制资料
1)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施工测量单位应依据测绘部门提供的放线结果、红线及场地控制网(或建筑物控制网),测定建筑物位置、主控轴线及尺寸、建筑物正负0.000绝对高程,填写测量记录报监理单位审核。
工程定位测量完成后,应由建设单位报请规划部门验线。
2)基槽验线记录
施工单位应根据主控轴线核基地平面图,检验建筑物基地外轮廓线、集水坑、电梯井坑、垫层标高(高程)、基槽断面尺寸和坡度等,填写《基槽验线记录》报监理单位审核。
3)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防线内容包括轴线书香轴测控制线、各层墙柱轴线、墙柱边线、门窗洞口控制线等,施工单位应在完成楼层平面放线后,填写《楼层平面放线记录》报监理单位审核。
4)地基钎探:
应有钎探记录,绘制探点布置图,附有钎探成果评价。
地基需做处理时,应将处理部位尺寸、标高等情况注入钎探平面图中,并由复验记录。
5)沉降观测记录
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凡需进行沉降观测的工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的沉降观测工作。
测量单位应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编制观测方案,配合施工单位设置沉降观测点,绘制沉降观测点布置图,定期进行沉降观测记录,并应附沉降观测点的沉降量与时间、荷载关系曲线图和沉降观测技术报告。
6)楼层垂直度、标高抄测记录
楼层全高、标高抄测内容包括楼层+0.5m(或*1.0m)水平控制线、皮数杆灯,楼层全高、垂直度抄测内容包括本楼层和累积高度的垂直度测量。施工单位应在完成楼层全高、标高、垂直度抄测后,报监理审核。
7)混凝土浇灌申请书
正式浇筑混凝土前,施工单位应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如钢筋、模板工程检查;水电预埋检查;材料、水电及其他准备等),自检合格填写本表报请监理单位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8)混凝土拆模申请书
在拆除现浇混凝土结构板、梁、悬臂构件等底模、支撑和柱墙侧模前,应填写混凝土拆模申请单并附同条件混凝土强度报告,报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审批,通过后方可拆模。
9)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必须有混凝土配合比。
采用预拌混凝土的,应对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出厂前,由混凝土供应单位自行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开盘鉴定。
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应由施工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搅拌机组进行开盘鉴定工作,共同认定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的组成材料是否与现场施工所用材料相符,以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
10)混凝土搅拌、养护测温记录
1)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试验;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14 天,也不应大于60天。测温记录应与试块试压日期相对应。
2)混凝土冬期测温,对于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在强度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因每个 2 小时测量一次,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后每隔6小时测量一次。
混凝土冬期施工养护测温应先绘制测温点布置图,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各测温孔的实测温度、同一时间测得的各测温孔的平均温度和间隔时间等。
11)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对入模时大气温度各测温孔温度内外温差和裂缝进行检查和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应附测温点布置图,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还应有裂缝检查记录。
12)焊接材料烘焙记录
按照规范和工艺文件等规定须烘焙的焊接材料应进行烘焙,并填写烘焙记录。烘焙记录内容包括烘焙方法、烘干温度要求哄赶时间、实际烘焙时间和保温要求等。
1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为:梁类构件+10mm, -7mm;板类构件+8mm,-5mm。
对梁、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2.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3. 每次抽样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得大于允许偏差值的1.5倍。
14)屋面工程淋水或蓄水试验
屋面工程完工后,检查屋面有无渗漏、积水和排水系统是否通畅,应在雨后或持续淋水2小时后进行。
有可能做蓄水检验的屋面,其蓄水时间不应少于24小时。
屋面工程淋水或蓄水试验应经监理(建设)单位检查验收,并应形成淋水或蓄水试验记录。
1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需进行隐蔽验收的项目完工后应立即组织验收,各项记录和图示必须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签字、盖章,并有结论性意见。
a、地基验槽:
地基验槽记录包括土质情况、槽基几何尺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