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doc

发布:2025-04-03约1.3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最能调动学生学习、思索、答问的积极性,质疑求异是探索新知识的不竭之源,质疑同时也是创新之源,我们中国质造的实现离不开创新,而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则要从我们今天课堂教学的质疑开始。

关键词:教学中培养质疑能力

一、教学前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课前,我们首先要设计好导学案,在导学案中明确体现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及主体思路,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章可循,做到提前思考。同时少设置填空类的问题,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小问题,用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某些问题的思考更加全面深刻。这样让学生在认真预习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在自主学习中寻求疑难,不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也为课堂上的质疑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堂质疑的习惯

1.从有疑到无疑

教学中,学生可结合预习就本节课内容向教师自由发问,问题可以是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是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甚至可以超出本节课的范围,允许学生思维“出格”(当然与本节课有一定的联系),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是高深还是幼稚,首先要给予肯定和评价,这是鼓励学生积极预习,多提问的催化剂。然后要针对所提问题的特点分类处理,如果是与本节课内容直接相关的内容,可告诉学生留心听教师授课时的某一环节,答案自在其中;如果在本节课的知识传授过程涉及不到的问题则须立即解答,当然也很有可能存在学生的问题教师解答不了或是解答的不够准确、完整的情况,此时教师应当自然流露出真诚的欣慰之情,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表示由衷的高兴,同时负责地告诉学生,将通过查找资料或与其他教师讨论后给予认真解答,绝不能敷衍塞责、蒙混过关,否则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对你失去信心。

2.从无疑到有疑

我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越多越好,即使影响了教学进度也要让学生将问题问完。因为学生只有认真思索了,才会提出高质量的??题,从这一点上讲质疑实质上是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检测,同时学生充分的预习,也会促使教师授课过程顺利进行,那是一种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过程。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情况,有时一节课学生的问题少的可怜,这

题尽量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有宽广的知识面,才不至于轻易被学生难为住。这也是老教师克服思维机械、僵化的好方法。因为老教师经过多年的反复教学,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对知识的挖掘深度、对问题的理解角度等方面很少改变。但在学生质疑时则要反复推敲,甚至会让教师有新的思考方向,所以它有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

4.教师的授课内容更有针对性。

在质疑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的问,反应出学生的弱点和其分析理解问题的角度,因此可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更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对于容易掌握的则要简述,做到详略得当,更好地体现教育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内涵。

质疑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敢问”是质疑的萌芽,只要学生勤于动脑,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应给予鼓励,只有经过精心的呵护,并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这颗小苗才会不断成长。慢慢地搞笑式的提问会逐渐减少,有思想内涵的质疑会越来越多,一节节充满智慧的、生动的生态课堂必然会充满整个校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