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届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一中学仿真模拟考试(五)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发布:2025-04-03约8.8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届高三仿真模拟考试(五)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

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南方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和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

神庙。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在本地区消失,而玉器和大型祭坛在中原夏商周文明

中找到延伸现象。这表明

A.中原文明辐射四方B.区域文明进程趋同

C.中华文明一体发展D.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2.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中“群雄”对于未来社会的想象就是恢复战国时期的分封态势,舆论中也存

在“声势浩大的”复封建'思潮”。于是,刘邦建立汉朝后,将“有功者上致之王,次为列侯,下乃

食邑”。这说明汉初地方体制的建立

A.意在恢复政治大一统的秩序

B.受到儒家思想的强烈影响

C.受社会历史惯性作用的影响

D.旨在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3.阅读下图:“东汉至唐中后期庄园经济发展规模模拟图(东汉数据为100)”。其中北魏至唐前期庄

园经济发展态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B.两税法的推行

C.农具的不断革新D.均田制的实施

4.下图是北宋中期画家崔白的画作《双喜图》(局部)。它刻画了一只野兔由于受到疾风的惊吓,转颈

惊望的神态和不由自主地抬起前爪随时准备奔逃的动态。兔毛能让人隐约感受到起伏的关节结构和毛色

的微妙变化。这可用以说明当时绘画渗透了

A.市民审美的情趣B.个性独立的意识

C.格物穷理的理念D.道德教化的意图

5.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认为,文须“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因而他撰著《日知录》的目的是“明

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这说明,顾炎武

A.注重自我道德修养B.具有社会责任意识

C.旨在鼓吹心学思想D.极力追求圣贤境界

6.“它表现了被侵略者对于侵略者郁积已久的愤怒;同时又包含着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抵抗,包含着

旧式小农和手工业者因自然经济分解而蒙受的痛苦。“它”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运动D.百日维新

7.下表为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中记载的外商、华商生产情况(部分)。据此可知

煤矿占比(1913年)

棉纺厂每厂平均

年产100万年产10万一年产1万一年产1万

纱锭数(1914年)

吨以上99万吨9万吨吨以下

外商51664100%88.5%41.1%0

华商236860%11.5%58.9%100%

A.民族经济发展受制于社会形态B.一战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辛亥革命对经济发展影响有限D.国民经济结构的失衡现象严重

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