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备考:单则材料审题立意.pptx
高考作文备考
单则材料审题立意;★教学目标
1.了解单则材料审题立意技法;
2.根据技法课堂演练、课后训练。;一.导入
单则材料作文是近些年作文命题的重点,近四年,新高考全国Ⅰ、Ⅱ卷,全国甲卷采用的都是单材料作文。单则材料作文由三部分组成:①所给材料(单则);②写作导引;③写作要求(包括“三自”“四不”。“三自”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四不”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单则材料审题立意的技法。;二.技法阐述;(一)关键词句法:
;
典例精析1(2024·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材料中的核心词——“与他人相处”“坦诚交流”。材料最后一句话隐含了命题者针对与他人交往有可能发生冲突时观点和态度,揭示了材料的主旨。;(二)思辨切入法:
;
典例精析2(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解析】这则材料的关键词是“人、技术、时间”,实际是考查三元思辨问题,考生需要对三者进行认识、评价、融合。;(三)对象切入法:
;典例精析3(2020·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解析】材料提到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个历史人物,考生只需要围绕其中一个人进行分析即可。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个,也就是选择自己最有话说的角度来写“发言稿”。;(四)寓意揭示法:
;典例精析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片曾经丰饶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许多动物离开了这里。
小鸟对蚯蚓说:“我也要走了,你不走吗?”蚯蚓说:“我还是想留在这里。”小鸟拍拍翅膀,依依不舍地飞走了。蚯蚓看了看小鸟的背影,继续埋头松土。
甲虫从远方赶来,和蚯蚓一起忙碌起来。
几年之后,小鸟回来了,带着一群伙伴,它们嘴里衔着各种各样的种子。小鸟惊讶地发现,这片土地已经变得松软,还长出了小草。蚯蚓说:“你离开的这段时间,甲虫和我一起翻土堆肥,这里渐渐变好了。”
小鸟和伙伴们把种子播撒在大地上。大地上开满了鲜花,蝴蝶和蜜蜂也来了。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解析】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的行为主体是多种动物,可对每种动物的行为进行分析。;三.课内训练;【来源:2024年新高考全国Ⅰ卷】
请按照上述四法选择合适技法给下列作文审题立意: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示例:关键词句法】;【例文】
海纳百川,滚滚向前
;;一念至此,也许你会有些沮丧,有些泄气。其实大可不必。欧拉告诉我们圆越大,无知面就越多,几何是这样,科技亦如此,科技越进步,我们面临的问题会越多。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恰恰是发现的问题越多,我们才可能越进步,越文明。问题促使我们思考,问题促使人类学习,问题促进社会文明。
溪流绕乱石走山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