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课发达古代农业.ppt

发布:2018-12-30约5.7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㈠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①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 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商、周 原始农业 农作物 耕作技术 生产工具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石刀、石斧、耒耜 少量青铜农具, 石器木器骨器为主 刀耕火种 排水、沤肥 除草、治虫 南稻北粟 粟、稻、黍、稷、麦(五谷)桑、麻等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 ②植主畜辅 ①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1、起源: 2、表现: 3、意义: 4、特点: 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2.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耕作方式 耕作技术 耕作制度 水利灌溉 春秋战国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朝 明清 铁犁牛耕 垄作法 都江堰 耦犁、犁壁 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代田法 漕渠、白渠、 龙首渠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曲辕犁,犁评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㈡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请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面表格。 耧车 一年一熟 (完善) (农用动力革命,汉代逐渐普及) 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探究一:我国古代农具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的?(提示:从材质、制造工艺、牵引动力等方面概括)如何认识古代农耕工具改进的问题? ⑴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⑵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 ⑶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 2、认识: 1、改进: 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09届高三摸底考试)下列农具的出现标志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划时代进步的是 A. 石斧 B .骨制耒耜 C. 铁犁 D. 曲辕犁 4.(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09届高三一次月考)孔子有两个学生的字号带有“牛”字,一个是冉耕,字“伯牛”;另一个是司马耕,字“子牛”。他们有趣的名字可以印证春秋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A.农民可以接受教育 B.牛耕的出现 C.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 D.铁器的产生 5.(安徽蚌埠二中2008届10月月考) “翻倒,翻倒,唱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6. (山东枣庄市2009届高三阶段性检测)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图(一) 图(二)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7. (山东省聊城一中2009年高三期中)关于右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B.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C.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提速、适应范围广的特点 D.标志着中国传统耕犁的基本完善 8.《史记?河渠书》载:“渠就,……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材料中的“渠”是指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广通渠 9.“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这段文字介绍的是 A.四川都江堰 B.大运河 C.八达岭长城 D.河北赵州桥 10.(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09届高三一次月考)余秋雨先生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请你判断一下,余先生笔下的“它”指的是: A.郑国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