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马哲选择题精简版.doc

发布:2019-07-11约1.67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绪 论 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B ) B.19世纪40年代 2、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C) C.马克思和恩格斯 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C ) 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B) B.与时俱进 5、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D)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BCD )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BCD ) 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断,正确的有( ABCD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有( ABC ) A.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掌握人士直接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第一课 单选题 1、世界观是( A )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的基本问题( B)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是(C)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A)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5、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 C)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 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B ) B.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7、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A) A.持续性和顺序性 8、空间是物质运动的(B ) B.广延性和伸张性 9、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一种(C ) 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点是(A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 ) A.对立统一规律 12、发展的实质是(A )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3、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 A.斗争性与同一性 14、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现了(A ) A.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1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C) 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6、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A ) A.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17、区分质与量变的根本标志是(C )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18、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B) B.否定之否定规律 19、“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D )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0、先设计工程图纸,然后按图纸施工,这一事实说明(B ) 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21、“狼孩”没有意识,这说明(B ) 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2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 C) C.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23、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A) A.客观性与普遍性 24、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A ) A.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25、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意识往往是不同的,这说明(D ) D.意识受人们主观状态的影响 26、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这是一种( D )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7.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C?? ) C.时间的不可逆性 28.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一种(???D?? ) D.唯物辩证法观点 29.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这是一种( A ) A.朴素辩证法观点 30.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C ) C.斗争性 3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D )?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32、时间和空间是 ( C )?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