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装张拉设备 张拉设备就位开始张拉 张拉中 整个张拉过程大概只需要4分钟,继续张拉下一个预应力筋. 张拉到设计值,大家注意压力表的变化,此时压力表正好为43.94mpa 张拉结束时,千斤顶开始回油 谢 谢! 4.预应力筋的放张 (1)放张要求:75% (2)放张顺序 1)对轴心受预压构件(如压杆、桩等)所有预应力筋应同时放张。 2)对偏心受预压构件(如梁等)先同时放张预压力较小区域的预应力筋,再同时放张预压力较大区域的预应力筋。 3)如不能按上述规定放张时,应分阶段、对称、相互交错的放张,以防止在放张过程中构件发生翘曲、裂纹及预应力筋断裂等现象。 (3)放张方法 配筋不多的中小型构件,钢丝可用砂轮锯或切断机等方法放张。 配筋多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钢丝应同时放张,放张的常用方法有:千斤顶放张、砂箱放张、楔块放张、预热熔割、钢丝钳或氧炔焰切割等放张方法 3 后张法 3.1 有粘结预应力施工要点 检查构件 穿预应力筋 安装锚具及张拉设备 张拉 孔道灌浆 张拉 预应力筋制作 锚具检验 张拉设备检验 制作水泥浆试块 压水泥浆试块 1.预留孔道 (1)线型 预应力筋孔道形状有直线、曲线和折线三种类型. 框架梁:正、反抛物线形布置 跨中区段 梁端区段 αL为0.1~0.2L (2)预埋金属螺旋管留孔 连接:大一号同型螺旋管,长度为200~3 00㎜,其两端用密封胶带或塑料热缩管封裹。 固定:应采用钢筋支托,其间距为0.8~1.2m。 (3)灌桨孔、排气孔和泌水管 灌浆孔可设置在锚垫板上或利用灌浆管引至构件外,孔径不宜小于20㎜。 曲线预应力筋孔道的每个波峰处,应设置泌水管。泌水管伸出梁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5m,泌水管也可兼作灌浆孔用。 灌浆孔的作法,在螺旋管上开口,用带嘴的塑料弧形压板与海绵垫片覆盖并用铁丝扎牢,再接增强塑料管。 1-螺旋管;2-海绵垫;3-塑料弧形压板; 4-塑料管 ; 5-铁丝扎紧 (4)预留孔道质量要求 1)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 2)预留孔道的定位应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出现移位和变形; 3)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锚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 4)成孔用管道应密封良好,接头应严密且不得漏浆; 5)在曲线孔道的波峰部位应设置泌水管,灌浆孔与泌水管的孔径应能保证浆液畅通。排气孔不得遗漏或堵塞; 2.预应力筋制作与穿束 (1)预应力筋制作 钢绞线下料长度:采用夹片锚具,以穿心式千斤顶在构件上张拉时 l 1— 夹片式工作锚厚度; l 2— 穿心式千斤顶长度; l 3— 夹片式工具锚厚度。 两端张拉 一端张拉 (2)预应力筋穿束 先穿束和后穿束。 一般采用人工穿束;梁的中部留设约3m长的穿束助力段 3.预应力筋的张拉与锚固 75% 安装张拉设备时,对直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重合;对曲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末端的切线重合。 (1)张拉方式: 一端张拉(长度≤30m;Lf≥L/2 )的曲线预应力筋 ;两端张拉;分批张拉;分段张拉;分阶段张拉;补偿张拉 (2)张拉顺序 原则:对称张拉;还应考虑到尽量减少张拉设备的移动次数 。 钢绞线束为双跨曲线筋,长度达40m,采用两端张拉方式。图中4束钢绞线分为两批张拉,两台千斤顶分别设置在梁的两端,按左右对称各张拉1束,待两批4束均进行一端张拉后,再分批在另端补张拉。这种张拉顺序,还可减少先批张拉预应力筋的弹性压缩损失。 (3)张拉程序 1)采用低松弛钢丝和钢绞线:0→σcon锚固 2)采用普通松弛预应力筋时,按下列超张拉程序进行操作: 对镦头锚具等可卸载锚具:0→1 .0 5σcon(持荷2min)→σcon锚固 对夹片锚具等不可卸载锚具:0→1 .0 3σcon锚固 以0.2~0.25σcon为量伸长起点,分3级加载(0.2、 0.6及1.0)或4级加载(0.25, 0.50, 0.75及1.0),每级加载均应量测张拉伸长值。 超张拉5%目的:主要是减少钢筋松弛、混凝土弹性压缩、锚具变形和孔道摩擦等所引起的应力损失。 超张拉3%目的:主要是弥补设计或施工中不可预见的损失。 持荷2分钟目的:主要是为了加速钢筋松弛的早发展。 (4)伸长值校核 张拉伸长值应分段计算,然后累加。 考虑减去: 张拉过程中锚具楔紧引起的预应力筋内缩值 千斤顶体内预应力筋的张拉伸长值 施加预应力时,后张法混凝土构件的弹性压缩值 4.孔道灌浆 目的:防止钢筋锈蚀,增加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水泥浆:水灰比:0.4~0.45;泌水率:拌后三小时宜≯2%,最大≯3%,强度≮30MPa。对孔隙较大的孔道,可采用砂浆灌浆。可掺入对预应力筋无腐蚀作用的外加剂(0.25%的本质素磺酸钙,0.05%的铝粉)。 灌浆前,用压力水冲洗和温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