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师专业化与师范教育专业性课程设置.pdf

发布:2017-06-01约9.1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72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第 2 1卷 2005年第 10 期  Journal of Yuxi Teachers College Vol. 2 1 No. 10 Oct. 2005 教育教学研究 教师专业化与师范教育专业性课程设置 李 方 强① (温州师范学院 平阳校区 ,浙江 平阳 325400) [关键词 ]教师 ;专业化 ;课程设置 [摘  要 ]师范院校合理设置教育专业性课程并有效地实施是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教师职业 专业性素质的基础 。通过调整教育专业性课程容量和时序 、开设综合实践性教育专业性课程 、完善 教育实习制度 ,纠正当前我国师范院校教育专业性课程设置和实施中存在的严重缺憾 ,是促进我国 教师专业化的根本保证 。 [中图分类号 ] G65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 - 9506 (2005) 10 - 0072 - 04 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教师专业化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1998 年在北京师范大 学召开的 “面向 2 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 ”明确提出 , “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 ”。 师范教育如何改革以适应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呢 ? 无疑 ,合理开设教育专业性课程并有效的实施是一条根本 途径 。 一、合理的教育专业性课程设置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保证 从社会学角度来讲 ,一个职业专业地位的确立不是依赖于专家学者的研究而是社会民众的心理认同。 社会民众对一个职业专业地位的心理认同则来源于这个职业因其专业性而表现出来的从业人员的不可替代 性 。目前 ,从我国教育发展历史来看 ,大众对于教师专业地位的怀疑很大程度是由于教师职业的从业人员在 执业过程没有充分彰现教师职业应有的专业性 ,而给人一种教师行业的从业人员可随意替代的错觉 。因此 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研究的中心不是 “教师职业是不是专业性职业 ”, 而是 “如何使教师职业的从业人员具 备并在执业过程中充分彰显教师职业应有的专业性特点 ”即 “怎样使教师具备专业性素质 ”和 “教师怎样在 职业活动显现专业性特点 ”。而教师具备专业性素质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显现专业性特点的前提和基础 。 如果大部分的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了普通民众所不具备的专业性素质 ,彰显了其不可替代性 ,教师职业 的专业地位也就确立了。 怎样使教师具备专业性素质包含 3个最基本的问题 :一是教师专业性素质是什么的问题即基本内容问 题 ;二是教师的专业性素质从哪里获得即基本渠道问题 ;三是教师的专业性素质怎样获得问题即基本方法问 题 。 教师专业性素质是什么 ?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系统 ,教师要顺利地履行职责无疑必须具备多方面的 综合素质 ,这些素质都是教师职业活动所必须的 ,那么这些素质是不是都是教师的专业性素质呢 ? 回答是否 定的。作为教师的专业性素质 ,应该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行业人员的一种素质 ,它应该是其他行业人员所不具 备的教师特有的素质 ,而且应该是只有经过特定教师教育才具有且是必须具有的素质 。如果我们把支撑教 师顺利履行职责的多方面素质称为教师的全面素质 ,那么这个全面素质就有两部分组成 :一是共有素质 ,教 师和其他行业人员所具有的共同的素质 ,如通识知识 、学科知识和能力 、基本的道德素养等 。它是教师从事 教育工作所不可少 ,但不是教师所独有 。它既可用于教育也可用于其他职业活动 ;二是特有素质 ,是指作为 教师所特有的教育能力和教育品质 。它是教育活动作为一种有别于其他社会性活动的活动对从业人员的特 殊要求 。教师惟有具备了这种特有素质 ,才能将他们所拥有的共有素质在教育活动中发生 良好效用 。这种 ① [收稿 日期 ] 2005 - 07 - 08 ( ) [作者简介 ]李方强 1973 - ,男 ,浙江平阳县人 ,讲师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教育社会学 。 李方强 :教师专业化与师范教育专业性课程设置 73 教师特有的教育能力和教育品质就是教师的基本专业性素质 。教师惟有通过它才能体现其不可替代性 ,确 立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地位的。同时教师所从教的教育阶段越低 ,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