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乌曹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发布:2017-02-15约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乌曹路(外环路至淮南界)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计划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乌曹路改建工程投标邀请书; 1.2乌曹路改建工程招标文件; 1.3本公司对施工现场的勘察资料; 1.4安徽国顺交通咨询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图纸; 1.5国家、省市及有关部委颁布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 1.6本公司按IS0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标准编制的《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及《企业标准》。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乌曹路(外环路至淮南界)改建工程全长7.512公里,本项目东起长丰县外环路,向西经张祠、兴隆集至终点淮南交界处,本项目的建设改善了长丰县向西出城口的形象,加强了合肥市和淮南市的联系,为两市同城化发展提供了又一条便捷通道。 2.1横断面设计 本项目采用二级公路标准,不同路段路基横断面几何尺寸布置如下: ⑴、起点路段(0K+000~0K+976):1.5米土路肩+14.0米行车道+1.5米土路肩=17.0米; ⑵、张祠街道段(2K+412~2K+897):4.0米花坛(坡道)+12.0米行车道+4.0米花坛(坡道)=20.0米 ⑶兴隆集街道段(5K+524~5K+830)’+12.0米行车道+余宽B+3.0米慢车道=(18.0+B’+B)米; ⑷一般路段:1.5米土路肩+12.0米行车道+1.5米土路肩=15.0米 2.2路基边坡及路拱横坡设计 ⑴填方路段:边坡坡率1:1.5 ⑵挖方路段:土质挖方段边坡坡率1:1,坡顶均采用圆弧过渡。 ⑶不设超高段行车道路拱横坡为2%,土路肩横坡4%,设计车速60Km/h,平曲线半径<1500时设置超高,全线共设超高3处,最大超高5%。 2.3路面结构设计 ⑴、挖除新建路段和老路拓宽路段采用三层结构型式:面层采用26cm水泥混凝土,基层采用36㎝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30㎝石灰土。 ⑵、起点老路混凝土路面补强段: 当填方高度H<46㎝时,采用挖除新建段路面结构; 当填方高度46㎝≤H≤78㎝时,先对老路在病害处理后进行冲压处理,然后基层采用20~52㎝水泥稳定碎石,面层采用26㎝水泥混凝土。 当填方高度78<H≤96㎝时,先对老路进行病害处理后进行冲压处理,然后底基层采用>16㎝的石灰土,基层采用36㎝水稳碎石,面层采用26㎝水泥混凝土。 ⑶、一般老沥青路面补强段: 当填方高度H<46㎝时,采用挖除新建段路面结构; 当填方高度46㎝≤H≤78㎝时,先对老路进行病害处理,然后基层采用20~52㎝水稳碎石,面层采用26㎝水泥混凝土。 当填方高度78<H时,先对老路进行病害处理,然后底基层采用>16㎝的石灰土,基层采用36水泥稳定碎石,面层采用26㎝水泥混凝土。 ⑷、张祠街道和兴隆街道段: 先对老路面层进行铣刨处理,然后用≥8㎝水泥稳定碎石进行调坡整平,最后做26㎝的钢筋混凝土。 ⑸、上跨合淮阜高速路段:本段采用修补利用方案。 三、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总体计划方案 本项目由于工期紧,雨水可能偏多,故需合理安排生产工序,调集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精心组织、科学管理。 3.1施工组织机构 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我公司将立即组建项目经理部,及时开展工作。项目经理部拟设项目经理1人,副项目经理1人,项目总工l人,下设9个科室,l个中心试验室, 1个路基施工队,1个路面基层施工队,1个路面面层施工队,1个构造物施工队,l个附属工程施工队。 项目经理部对本合同段工程统筹安排,集中指挥,严格按项目法组织施工。详见《拟为承包本合同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图》,各施工队工程任务及位置划分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工程技术科:负责整个合同段的技术管理、施工管理、设计统计管理、预算合同管理; (2)质检科:负责工程的质量检查督促工作; (3)材料科:负责工程的料场调查,材料采购供应; (4)机械设备科:负责机械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维修保养; (5)办公室:负责工程施工环境保障、人事、劳资管理及后勤保障服务; (6)财务科:负责本工程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7)安全科:负责施工路段的安全及治安管理; (8)中心试验室:负责全部工程项目的试验、检测质量评定; (9)拌和厂:负责工程的各项拌和任务。 3.2施工总体计划方案 3.2.1总工期: 经我公司仔细审查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并经实地考察,结合本公司现有施工经验、技术力量、设备能力和经济实力,经认真研究,决定施工工期为190天,即从2010年2月22日至2010年8月30日。 3.2.2施工准备: 2010年2月22日至2010年3月1日完成,主要工作内容为设计技术文件交底,贯通测量、放样,临时工程建设,人员、设备、材料组织进场,电力和供水、临时住地设施建设等。 四、资源配备计划 4.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