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进一步完善广州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工作(ppt).ppt

发布:2017-03-02约3.42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进一步完善广州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工作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黄宪 2008年10月21日 政策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十七大报告:“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第18点:“建立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中小学生学业情况监测试点” 。 ●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第17点:“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做好全国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专项监测工作”。 ●教育部《基础教育工作分类推进与评估指导意见》指出:“形成学生学业质量定期抽样监测的制度,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成绩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育行政部门要对高中教育质量进行监测。”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的通知》(穗教基[2003]13号)“完善和健全我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是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在教学领域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教育部周济部长讲话 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当前,我国教育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从总体来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今后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基础教育的发展重点,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要通过监测,全面准确把握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科学诊断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007年11月30日 ) 重要意义 虽然,目前我市已经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也已经走向大众化,但由社会经济文化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升学竞争压力,仍在日趋加剧,给我市基础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带来许多困难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不断的努力,逐步完善和实施我市完整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对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发展实施全面的监测,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在不断深化的课程改革中加强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测的政策要求,也是我市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义务教育和进一步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基础性工程。 加强质量监测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加强质量监测工作,是在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我国教育从数量和规模发展转变为提高质量的需要。 ●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教育质量监测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核心责任之一。 ●新课程实验的需要——教育教学质量是决定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条件。从这个角度讲,要顺利推进课程改革,需要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测。 ●推进教育公平的需要——落实政府在教育公平方面的责任,避免学业成就之间出现过大的差异,需要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测。 全面理解素质教育┅ ┅必须改革考试制度,但是学校还必须进行考试和考核,考试和考核应该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和经常性。 (温家宝) 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把适宜的记诵、必要的训练和考试作为检查、促进和发展学生的手段;也不是不要知识学习,而是更强调知识应用、综合与发现,更重视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和热爱学习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强调这一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养成道德习惯、体验道德成长的主要资源。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置于对立的两端。 (朱小蔓) 今后“素质教育”的推进,要从与“应试教育”的简单纠缠中走出,这不是说不要否定仅以应试为目的之教育,而是要以素质教育的建设性的推进,以其真实的成效来取代应试教育。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对峙,实际上依然是没有在宗旨意义上理解素质教育内涵的表现。光靠批判解决不了应试教育的问题,只有变革的实践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力量。 (叶澜)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新课程实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指向的就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三者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完善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的目的 以科学的监控和测评体系,获得教育质量及学生发展状况真实、全面的评价信息—— 建立科学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地区基础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