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州市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工作方案.ppt

发布:2018-01-01约1.17万字共5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积极发挥教研部门在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作用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黄 宪 2008年3月11日 提 纲 一、对《广州市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工作方案》(简称《方案》)的解读 (一)《方案》的形成过程 (二)《方案》的基本内容 (三) 完善《方案》的思考 二、如何发挥教研部门推进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 关于思维方式 (二) 关于推进策略 (三) 关于预期成果 一、对《广州市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工作方案》(简称《方案》)的解读 (一)《方案》的形成过程 党中央领导批示开展全国素质教育大调研( 2005—2006年) 从2006年9月开始实施的《义务教育法》首次把素质教育列入国家法律 回顾2002年以来我市先后进入义务教育新课程和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经验和困惑 经过一年多酝酿,形成了《方案》讨论稿(前后6次讨论),于2007年9月24日由广州市教育局印发(穗教发[2007]39号文) 当前素质教育实施的现状分析 从宏观层面来说,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教育的基本矛盾是“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要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周济) “当前,我国教育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周济) 把握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我们深刻理解党的17大把教育列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当前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教育公益性不搞教育产业化等诸多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深刻认识当前重申素质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出发点。 但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社会经济文化多种因素综合形成了强大的升学竞争压力,很多地方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学校的主要标准。这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愈演愈烈,违背了教育方针,违背了教育规律,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变。 (周济) 学校以追求人的全面素质提高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实施与以下几个客观现实产生了尖锐的矛盾: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相对单一的标准和方式;劳动人事制度重视以学历层次为主的选拔标准;社会和家庭注重以中、高考结果评价学校的价值观;师范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相对滞后;媒体对升学考试炒作的舆论导向。 在上述种种矛盾之下,学校教育面临价值取向两难的境地: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办学,可能会带来学校教育的生机与活力,但又可能难于在现行的中、高考制度下取得良好的成绩,从而难以取得上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的认同。 党的十七大明确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有13亿人口,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高,就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我们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其落脚点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今后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基础教育的发展重点,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二)《方案》的基本内容 1.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实施活动释义 我市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和素质教育理论,结合本市教育发展实际,在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选择教学领域为平台,力求对当前影响素质教育实施较为突出的问题有所突破,从而提高我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水平、保证我市中小学教学质量持续稳步提高的一项区域性教育实践活动。 2.素质、素质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什么是素质?科学定义理解包含两方面: 一是指先天具有的遗传素质,主要是通过遗传获得,即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大脑的特点等,这些特点主要是通过遗传获得,是先天的; 二是指一个人在出生以后通过环境的影响或教育训练而形成的基本品质、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我们现在讨论的素质一般都是指第二种含义。 素质主要有四个最基本的特征 一是内在性,即素质是人自身具有的品质,是人在生长、学习、实践过程中,把外界获取的物质、能量、信息加以内化,逐步积淀而成的,是机体化、机能化、心灵化的东西,而不是人的资历、学历、地位、身份之类的外在属性。 二是主体性,即素质是在人接触外部世界的活动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属性表现出来和发生作用的品质,而不是人身上那些与人的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