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0-1-2神经元神经纤维质细胞突触传递(1-3h)10-1-2神经元神经纤维胶质细胞突触传递(1-3h)10-1-2神经元神经纤维胶质细胞突触传递(1-3h)10-1-2神经元神经纤维胶质细胞突触传递(1-3h).ppt

发布:2017-03-17约字共8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 第二节 神经元的信息传递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姿势的调节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第六节 觉醒、睡眠和脑电活动 第七节 脑的高级功能 (二)胶质细胞特性 1、数量众多(10-50倍于神经元); 2、有突起,但无树突、轴突之分; 3、普遍有缝隙连接,但无化学性突触; 4、有静息膜电位,但不能产生AP。 习题 C类神经纤维包括(2001-139) A.自主神经节后纤维  B.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C.后根中的痛觉传入纤维  D.皮肤触压觉传入纤维 Question 1: Ca2+是突触前膜兴奋和递质释放过程的耦联因子,如何证明? Question 2: 膜融合: (SNAREs hypothesis) 突触前膜 t-SNAREs SNAREs复合物的解聚 SNAP(soluble NSF-attachment protein) 胞吐: Ca2+内流达到一定程度→ Synaptotagmin和Ca2+结合→与突触前膜脂质、Syntaxin结合→融合孔的开放→胞吐发生 * 突触前神经元内Ca2+的清除: 较强的伤害性刺激后,机体对原先弱刺激引起的反应明显增强的过程。如,海兔缩腮反射 习题 1. 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因素有(2001-142)  A.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B.锋电位的幅度  C.进入突触前膜的Ca2+的数量 D.递质小泡的大小 A.突触前抑制 B.突触后抑制  C.二者都是  D.二者都不是 2.超极化抑制是指(2001-121) 3.传入侧支性抑制是指(2001-122) 4. 下列各项中属于胆碱能神经纤维的有 (2002-142) A.a 运动神经元传出纤维  B. g 运动神经元传出纤维 C. 骨骼肌交感舒血管节后纤维  D.支配汗腺的交感节后纤维 5. 突触的传递特征有(2003-131) A、双向性 B、总和现象 C、相对不疲劳 D、对内环境改变敏感 6.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电变化是(2004-18) A.极化 B.去极化 C.超极化 D.反极化 E.复极化 A.甘氨酸 B.多巴胺 C.乙酰胆碱 D.5—羟色胺 E. P物质 7. 闰细胞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2004-93) 8. 黑质-纹状体通路中的主要递质是(2004-94) 9. 在周围神经系统,毒蕈碱受体分布于(2005-18)   A. 自主神经节   B. 骨骼肌终板膜   C. 多数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   D. 多数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   E. 消化管壁内神经丛所有的神经元 10 .支配小汗腺的自主神经和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分别是(2007-19) A .交感神经,乙酰胆碱 B .副交感神经,乙酞胆碱 C .副交感神经,肽类递质 D .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 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 pumps (SERCAs) 兴奋和抑制作用都有。 兴奋和抑制作用都有。 兴奋和抑制作用都有。 中枢神经系统还有NMDA,KA,AMPA?NMDA是Glu作用的10倍。? 神经肌肉间营养性关系   这是冯德培任中国科学院生理所所长时期带领工作者共同发展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始于1961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停顿,“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冯德培的神经肌肉营养性关系的研究,在一种意义上是他的神经肌肉接头研究的扩展和继续。神经肌肉接头作为一个化学突触的兴奋传递,是从运动神经末梢到肌纤维的单向的快速信息传递关系。此外,运动神经元与肌肉之间还有双向的、缓慢的长期性信息交流,表现为两者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在发育中维持着相互依赖关系,总称为营养性关系。  (一)鸡慢肌纤维去神经后肥大的发现。骨骼肌的神经支配如受到损伤或被切断,肌肉发生萎缩,这是肌肉维持其健康状态有赖于神经的一个明显例子。这个现象虽然是早已知道的,但到60年代初对它的发生机制还很少了解。他开辟神经肌肉营养性关系的研究就从这个现象开始试探,为此设计的第一个实验是比较两块收缩速度极不相同的肌肉,看它们在切断神经后发生萎缩的时程有何不同。在生物学实验中,所选用的生物材料是否适宜是实验成败的一个关键。鸡的背部有两块肌肉,受同一神经干支配,一块叫前背阔肌是纯粹的慢肌;另一块叫后背阔肌,是纯粹的快肌。这样一对肌肉正是做实验的理想材料,于是他就指示助手切断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