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RockStar公司的分频地震反演.doc

发布:2017-08-27约3.0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分频反演方法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1-1-10 来源方式:原创   通常进行地震资料反演时,根据研究工区钻井数量确定反演方法。一般来说,井较少时采用稀疏脉冲反演方法,井较多时以模型反演为主。稀疏脉冲反演是在地震主频控制下得到反演结果,而地震资料有效频带中的相对高频和相对低频的潜力没有充分利用,并且子波的提取对反演结果影响很大。由于子波很难提准,它受到标定、子波计算方法、子波时、空变的影响,所以反演中所谓的一些“细节”往往是由子波的旁瓣抖动或相位的变化所引起的,而不是实际地质现象造成的。模型反演的关键是用层位,测井曲线,沉积模式建立准确合理的初始模型,才能得到好的反演结果。但层位解释因人而异,沉积模式先入为主且无法建立复杂的地层接触关系,所以容易抹杀上倾尖灭,地层超覆等地质现象,对隐蔽油气藏的识别非常不利。 ??? 反演问题本质上是通过地震资料同时求取子波和反射系数的过程,从数学上讲是一个病态问题,所以稀疏脉冲反演方法需先求一个子波,而模型反演依赖一个初始模型。分频反演则是依靠测井和地震资料研究振幅与频率(AVF)的关系,将AVF作为独立信息引入反演,合理利用地震资料有效频带的低,中,高频信息,减少薄层反演的不确定性,得到一个分辨率较高的反演结果。同时它也是一种无子波提取,无初始模型的高分辨率非线性反演,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地层接触关系,与井具有更高的吻合度,更准确反映砂体厚度变化及展布关系。 基本原理 1、AVF关系   对于一个楔状模型,用不同主频的雷克子波与其褶积,得到一系列合成地震剖面,从而得到振幅与厚度在不同频率时的调谐曲线,见图1。对图1进行转换,就可以得到在不同时间厚度下振幅随频率变化(AVF)的关系,见图2。   我们知道,某一地震波形是波阻抗(AI)和时间厚度(H)的函数。也就是说,反演时仅根据振幅同时求解AI和H,即已知一个参数求解两个未知数,结果是多解的。AVF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重要规律:同一地层在不同的主频频率子波下会展现不同的振幅特征。但从图2中可以看出AVF关系非常复杂,很难用一个显示函数表示,需用支持向量机(SVM)非线性影射的方法在测井和地震子波分解剖面上找到这种关系,利用AVF信息进行反演。 2、向量机(SVM)实现   SVM由Vapnik1992年首次提出,它是一种类似神经网络的计算方法,可以作为模式分类和非线性回归,它是三个参数控制的学习方法,克服了神经网络所存在的诸如局部最优,过度学习,网络不稳定等问题,是统计学习和人工智能中非常先进的算法。在分频反演过程中,由于加入AVF关系,有效地降低了反演的自由度。   分频反演首先要对地震资料的频宽进行分析,掌握资料的有效频带范围,根据有效频带范围设计合适的尺度进行分频,产生不同频段的数据体,从而达到分频的目的。对于分频后的数据体,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的方法计算出不同厚度下振幅与频率(AVF)之间的关系,将AVF关系引入反演,从而建立起测井波阻抗曲线与地震波形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得到反演结果。 实现方法简介   分频反演是有效频宽内的全频带约束反演,由于不涉及子波提取和建立初始模型,其计算过程较常规反演更为简单,主要工作流程如下: 1、分频层位标定   层位的标定和子波的相位的确定是一个相互依赖的迭代过程,这也是影响常规反演的因素之一。分频反演是在合成记录初标定的基础上,直接在不同频带的道积分剖面上依次标定。具体做法如下: ?? (1)在地震剖面上做合成记录进行初标定; ?? (2)对三维地震体进行道积分处理,得到过井道积分剖面; ?? (3)利用波阻抗曲线的波组特征与不同频段道积分剖面对比微调,必要时进行合理的拉伸压缩(图3、4)。 图3中频段道积分标定图4高频段道积分标定 2、地震分频属性提取   分频反演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原因是因为其相对于常规反演来说,是一种全频带约束反演,它合理、有效地利用地震的相对低频和相对高频,而发挥低频和高频作用的关键在于提取不同频率子波的地震剖面,具体做法如下: ?? (1)在地震剖面上追踪目的层段的顶底界面。 ?? (2)随机抽取多条地震道进行频谱分析,掌握地震频带宽度、低频、主频、高截频等情况,设计分频参数。 ?? (3)分频属性提取。利用设计好的分频参数对地震数据进行分频,产生不同频段的数据体。 3、建立地震分频属性与测井资料非线性映射关系   分频属性提取后,接下来就是要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地震分频属性与测井资料非线性映射关系,具体做法如下: ?? (1)建立低频模型。利用井的波阻抗曲线和解释层位得到低频模型。 ?? (2)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分频属性和目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可进行多次学习,直道对反演结果满意为止。 应用效果分析   为了验证分频反演的效果,我们对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进行了测试,取得了明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