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ppt
1.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能概括小说的情节。要求尽量仿照章回体小说回目标题的形式用对偶等整齐的句子。2、根据情节发展分析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3、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4、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习目标介绍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关于他的籍贯,说法不一,有人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有人说是江苏兴化人;也有人说原籍苏州,后迁兴化,居淮安。曾在钱塘(今杭州)当过两年官。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弃官归里,从事著述。传说他与元末农民起义运动有一定关系,也有的说他参加了起义队伍。但这些说法都缺乏确凿的依据。名言: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是在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水浒传》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个故事又独立成章。与节选部分有关的情节课文选自《水浒》第10回,回目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它主要描写了林冲由奉公守法、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逼上梁山的经过,反映了官僚恶霸的凶残,封建社会政治的腐败,逼迫人民走向反抗斗争的道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与课文前后有关的情节是这样: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他们设计使林冲买了一把宝刀,又传高俅的命令,说高太尉要看那宝刀。于是林冲奉命带着宝刀去见高俅,没想到竟被他们诬陷为“行刺”的刺客,无辜地被刺配沧州。在路上,陆虞侯买通押送公人董超、薛霸,多次要杀林冲,被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林冲刺配沧州后被派去管理天王堂。不久陆虞侯又贿买了沧州的管营、差拨,调林冲去草料场,想借机烧死林冲,林冲被逼无路可走,终于走上了杀人报仇的道路,这便是节选部分的情节。后来林冲辗转到柴进家,躲避官府的追捕。由于官兵追杀很紧,柴进就把他介绍到梁山泊白衣秀士王伦那里去。从此以后林冲才加入到农民起义的队伍中去。情节结构序幕1开端2—5发展6—7林教头沧州遇旧知陆虞候密谋害林冲高潮*结局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8—12内容段落情节人物形象林冲是《水浒》里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他的性格是怎样随着情节的推进而变化发展的?序幕:沧州遇旧知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性格特点:安分善良、忍辱求安、不思反抗一、插叙东京与李小二的交往二、林冲语言:与李小二的对话发展一:买刀寻仇人性格特点刚强正直,强烈的反抗意识得过且过,委曲求全……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他骨肉为泥!”……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思考:为什么过了三五日,林冲这么容易熄灭怒火?发展二:看守草料场……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门草场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性格特点:谨小慎微,唯恐出事高潮*结局: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泼贼哪里去!”“奸贼!你待哪里去!”“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性格特点:英勇果敢愤而抗争善良安分委曲求全正直刚烈随遇而安忍辱求生奋起反抗陆谦到来亲闻阴谋不见消耗自心下慢林冲性格的变化与发展思考和讨论林冲由幻想安度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从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