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17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doc

发布:2017-03-27约7.29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届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一、多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A.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B.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C.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D.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考点: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答案:AB 试题解析: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广人稀,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而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需求量小。 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A.水土流失 B.雾霾严重 C.珊瑚退化 D.海平面上升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4 答案:CDZ 试题解析:马尔代夫位于热带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植被覆盖率高,不易发生水土流失;该国大气对流运动旺盛,且旅游业是支柱产业,环境污染少,基本无雾霭;该国主要有众多珊瑚岛组织,随着旅游业发展,珊瑚退化成为该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该国面临威胁。n 二、选题r 3.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图1)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读图,回答下题。H (1)甲国位于(?? )O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b   D.南美洲0 (2)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G   A.好望角z   B.苏伊士运河C   C.巴拿马运河P   D.麦哲伦海峡u 考点:区域的含义1 答案:(1)D(2)CC 试题解析:(1)据经纬度可知,甲国所在经度是西经度,有赤道穿过,应位于南美洲,所以D正确。/ (2)甲国位于南美洲北部,徐州位于东亚我国东部沿海,最近海上航线是跨越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的航线,所以C正确。O 4.某地理小组于春分日在我国某地(图2,等高距为200m)进行地理观测。读图,回答下题。T (1)图中Q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7   A.160mA   B.680mO   C.380mj   D.1080mw (2)位于Q地的观测者18时(地方时)看到太阳在P地方向落下,据此判断图中A河段大致的流向是(?? )=   A.由北流向南=   B.由东北流向西南   C.由南流向北   D.由西南流向东北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答案:(1)D(2)A 试题解析:(1)由图可知,P出海拔为1860米,又等高距为200米,因此P处闭合等高线数值为1800米,进而得出河流干流西岸第一条等高线为800米,右侧第一条等高线相同,为800米,Q点北部地形为谷底,因此等高线应该向高海拔凸出,因此Q点外围等高线为1000米,可以判读出Q点海拔范围为1000-1200米之间。 (2)根据题干可知,此时为春分日,这一天太阳在正西方向日落,因此P点在Q点的正西方向,因此河流流向为北流向南,所以A正确。 5.下图为光照图,阴影部位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   B.   C.   D. (2)地日落时刻是(?? )   A.16时   B.18时   C.20时   D.22时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答案:(1)B(2)C 试题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地位于北半球,且纬度最高,所以白昼最长。 (2)读图可以判断出地昼长为16个小时,因此地日落时刻是20时,所以C正确。 6.下图为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 )   A.赤道   B.11°34′S   C.11°34′N   D.23°26′N (2)若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5°,则该日可能为北半球(??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答案:(1)C(2)D 试题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5月5日没有影子,所以该地在北半球,不可能是北回归线,所以C正确。 (2)该地在11°34′N,所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是90°-(11°34′+23°26)=55°,所以D正确。 7.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